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幼儿劳动类工具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必要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在农村劳动了那么多年,有三样劳动工具使用的最多,一个是锄头,锄头是用来锄地的,在我们东北的农村,管锄地不叫锄地,叫铲地,过去在农村劳动的时候,只要小苗出土,一直到大地封垄,就会一直要用锄头的;还有一样劳动工具叫镰刀,从秋收开始到秋收结束,就一直要用镰刀,而且割草割菜割什么东西的话也是用的镰刀的!第三样工具就是问题所说的铁锹,在我们东北农村的老家,管铁锹即叫铁锹,也叫“铁锨”,而我们更多的还是管铁锹叫铁锨的,铁锹在我们东北农村是最主要的劳动工具。在农村劳动的时候,除了锄头锄地,镰刀割地割草之外,最常用的也是家庭必备的劳动工具,就是这个铁锨了!铁锹的品种很多,在我们老家的农村,每一个家庭都要必备好几种铁锹的,因为铁锹大小不一样,样式也不一样,所以干什么样的劳动就需要用什么样的铁锹的,有大版锹,有中型的方头的平板锹,最常用的还是带尖儿的尖锹了,还有方头的捅锹,还有挖圆坑的半圆形的捅锹,在农村,也不光是在农村,凡是大锅炒菜的地方,炒菜也是也是用一种小平头的小铁锹的!大板锹和这种中板锹,不是挖地挖土的,是装东西用的,因为这样的铁锹前面是平的,装起东西来很方便,那个大板锹,农村主要是装土装粪了,而城市用这样的板锹,主要是装煤呀,装沙子,装碎石什么的,用那种大板锹装土装粪的,没有点力气是干不了的!这种圆尖铁锹,主要是挖地,挖土,挖粪用的,这种锹的用途是非常普遍的,农民用,装卸工人也用,还有一种也是这个类型的尖头的军用铁锹,那也算是单兵工具之一,是你用来修掩体的,这种军用的铁锹一侧是带锯齿的钢锯,还可以用它锯掉树木之类东西的!捅锹的锹头一般是比较锋利的,也是比较薄的,捅锹有直型的,也有半圆型的,都是用来挖土的,半圆形的捅锹是为了挖圆坑的,这样的捅锹锹部很长,用这样的捅锹去挖土是很方便的,也很省力的,我在农村劳动的时候,大板锹,中板锹,圆头尖锹,方锹我家里是都有,但是没有那些那个圆形的挖圆坑的半圆锹,因为那个半圆的圆锹在我们家里也是用不上的!虽然现在进了城,可是我们家里还是有铁锹的,主要是为了冬天清理雪用的,而且也是有一把大平板铁锹,还有一把中平板铁锹的,还有一把圆形尖铁锹的,在下雪的时候用大平板的铁锹清雪快,因大平板的铁锹装雪量大,虽然现在有环卫工人在下雪的时候扫雪,但是每当冬天下雪的时候,还不等他们来清雪的时候,我也会拿起铁锹清理门前积雪的!感谢您对从善如流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等11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例说明法)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作引用(引用说明法)
引用说明法:也叫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巧妙绝伦。
好处:形象,典型,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比较说明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列数字(数字说明法)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或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5)分类别(分类说明法)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好处: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现出石拱桥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觉。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注意摹状貌与打比方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明显的比喻,或者只是单一的比喻,一般归入“打比方”中。
好处: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8)下定义(定义说明法)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好处:
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9)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10)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11)作假设
假设说明即用假定的环境来预设将出现的状况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特别指明了小学生,意思可能是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在家里也没做过什么事,等到大些再进行劳动教育,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看法是,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要趁早,从小开始。
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提问者所指,显然是体力劳动。从问题来看,提问者明显是认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只是不大认可从小开始。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二、劳动教育要不要从小学生开始,从什么时候开始为好?
★一、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劳动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不能心疼孩子,溺爱孩子,培养出只知读书、高分低能的书呆子,重视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家的孩子会洗自己的衣服鞋子吗,会做饭吗?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常常是一家几个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孩子在家里基本上没有动手做过家务。现在,城镇化进程加速,很多人进城,由村民变成了市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需要到田地里劳动,孩子劳动的机会也很少了。一般也就是帮忙做下家务。农村生产逐渐机械化、现代化,就是农村的孩子参加劳动的机会也很少。尤其是在目前的大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的节俭、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参与了劳动,孩子才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才会珍惜劳动所得,有利于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3.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如果孩子从不劳动,平时什么活也不干,长期下去,他会觉得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应当,不会心疼父母,容易变得自私。
只有当孩子参加了劳动,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他才有可能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才会感激父母为这个家庭所做的辛勤努力,感恩父母的付出。在家里,勤快的孩子才会为父母分担,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品质。
现在生活条件变好,很多家长也怕孩子吃苦,对孩子娇生惯养,这样的孩子缺乏吃苦精神。那些从小培养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的孩子,不怕吃苦。现在的工作,有多少是不需要辛苦付出就能做好的呢?缺乏吃苦品质,走上社会,工作上也难以获得成功。
5.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
很多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就可以了,孩子缺少劳动的经历和教育。我们鄙视那些好逸恶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懒虫,而实际上我们无形中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这样的懒虫。现在社会上有一类人叫“啃老族”,固然有工作不好找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自己太懒了吧。高工资的工作不好找,但找个养活自己的工作应该不难吧。从小我们就知道“劳动最光荣”,孩子真正的经历了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培养他勤快的品质。
6.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自立精神。
教育家叶圣陶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养成不依赖的好品质。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自立者才会自强。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完成劳动任务,得到劳动成果,既有劳动的成就感,也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自己努力解决的自立精神。
★二、劳动教育要不要从小学生开始,从什么时候开始为好?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规律,儿童的成长中有很多关键期。据国外研究表明,7——8岁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也认为“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7、8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完全必要,也是完全可行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树立“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养成劳动的习惯。
对孩子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只要孩子能明白事理,越早就效果越好。如果等到受到环境的不好影响,再去强化纠正,大费力气,还不一定有效。孩子就像幼苗,如果长弯变形了再去扶正,十分艰难,道理都是一样的。抓住关键时期,符合成长规律,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记者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在他的一生里,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在幼儿园”,这也得到了在场众多诺奖获得者的认可。很多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劳动观念教育和习惯培养,非常必要,如果认为还小,往后拖,就错过了这最佳教育时机,后期再来努力,可就晚了。
★三、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呢?
●家庭方面:
1.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观念上统一。全家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大家要保持教育一致,要充分认识到从小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溺爱孩子,不大包揽,该放手时就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2.创造劳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引导孩子参与劳动,培养劳动习惯。比如郊游时,邀请孩子一起搭帐篷,和孩子一起烧烤,这样的活动孩子一定会乐意参加的。
3.多表扬鼓励。孩子动手了,哪怕做得不那么好,比如扫地,扫得不干净,千万不要批评,一旦你批评了他,打消了他的积极性,以后就很难叫动了。多表扬,肯定他的勤快,夸奖他是爸妈的好帮手,自己的付出和劳动成果被认可,他会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学校方面:
1.做好常规的卫生值日劳动。利用每周做卫生、大扫除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孩子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平时的值日做卫生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可每周评出劳动积极分子,每学期表彰劳动积极标兵。
2.开发、规范劳动课程,培养劳动能力和习惯。
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情况,开发地方教程。学校开辟场地,落实课程,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劳动技术》课程中有做菜的内容,不要纸上谈兵,要让学生真正动手做,有的学校开展校园美食节,学生合作制作美食,邀请大家品尝评比,这就是很好的方式,也利于形成校园文化。有的学校,专门有一块菜地,由各班承包,学生种菜,种的蔬菜还可拿回家食用。让远离土地的孩子,获得耕种知识和动手能力。
日本学校就很注重孩子劳动能务的培养,他们用餐时,全部是学生自己取餐、分发,用完餐后还由学生做卫生,这就是很好劳动的锻炼和培养。
3.与社会力量合作,增加劳动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常见的有学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梳头、剪指甲,慰问老人。或者组织学生卖报纸捐款,组织学生做环保志愿者。
还可组织学生到生产线上去实地参观体验,把劳动与其他活动结合,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也可起到很好的锻炼。
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活动,有些主题教育基地有这样的项目。比如学做糕点师,自己尝试做一次糕点。
端午节邀请厨师到校,指导学生参加包粽子比赛,这样的活动既可弘扬传统文化,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这样的活动很多,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对开展这样的活动要有一些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设条件,落到实处,让学生得到劳动的锻炼和习惯的培养。
要想弄清楚幼儿园班级里的环创为什么要经常更换?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园里的环境创设对幼儿有什么作用,下面小孙老师详细的给大家介绍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在环境创设中折射本土文化
幼儿园的环境应呈现出当地的文化风情,这是我们的在创设环境的一大特色,从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呈现在墙面上的装饰,都可以体现出幼儿园所处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色。如A楼二楼的竹文化吊饰就是收集我们高县常见的竹制品:蒸笼、筲箕、簸箕、蒲扇进行涂色、用中国结装饰,最后贴上小朋友的作品制作而成的。三楼的江南风情吊饰则用的是幼儿园几年前跳舞的油纸伞,放在资料室没派上什么用场,久了就废掉了,我们把它拿出来做吊饰,错落着挂在走廊上,加一些老师和小朋友用卡纸共同剪出的螺旋形彩条,又构成了一道乡土风景线。还有一楼的木饭瓢组合成葡萄,辣椒、大蒜、金瓜串看到这些吊饰,具有独特的高县韵味,这些东西都源自于老师、幼儿及他们家庭的收集,结合主题活动“美丽的高县,我爱你”的开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化。有的老师来自乡村幼儿园,你们那里拥有独特的乡土资源,高粱杆、玉米棒、竹筒、竹枝、竹制品等材料比较好收集,发动家长和幼儿带一些到学校,教师多动动脑筋,利用这些材料来布置环境,比如用竹枝造型,在墙上贴成一棵欢乐树,小朋友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剪成树叶的形状贴上去,又比如用竹片、高粱杆组合成房子,这些布置必然会给你们的幼儿园增添独特的环境氛围。
2、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教育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在室内外的墙面画上各种图形、谜宫,贴上数学题,幼儿去想一想、做一做,涂上字母、单词,请学英语的孩子教我们读一读。增大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供幼儿游戏使用,并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煅炼。又如A楼楼梯墙壁,由下而上创设一组系统的安全教育图,由小朋友自己绘制安全标志。遇到火警拨“119”,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让幼儿在每天上下楼梯时接受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墙面上画上中国地图,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土的区域划分和分布,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又如“跳蜗牛”在蜗牛背的螺旋形上分格涂上鲜艳的颜色并写上数字,帮助幼儿做辨色训练和巩固数字的认识。特别是班内的环境创设,我们要取材于孩子们的兴趣点,生成主题墙饰,并在此基础上,完备各区角的环境创设。比如,小班孩子刚入园,对幼儿园比较陌生,老师可以设置宝宝树主题墙饰,把宝宝的全家福贴在墙上,也可以把宝宝的头像做成“苹果”,早上来园时让孩子自己贴到苹果树上,这种互动式的墙饰,不但提高了孩子参与的兴趣,使墙饰最大程度发挥了教育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手的控制能力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让环境充分发挥了教育作用。
3、环境创设充分利用三维空间
空间布置是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来实现,而且更换方便。如一年当中有许多节日,我们用空间布置去配合节日教育,在中秋节挂上灯笼,国庆节挂上国旗和彩旗、端午节挂上粽子等。灯笼可以是小朋友家里用过的,粽子可以由老师和幼儿用各种广告纸、包装纸来折,再配上彩线做的吊穗,既环保又美观还调动了幼儿参与布置的积极性。吊饰使我们的环境创设拓展到空间中,校园和活动室就变得立体而生动。不管我们来自什么幼儿园,关键是要动脑筋想办法把各种东西都做成吊饰,如:洗洁精瓶种花。墙面布置能美化幼儿园,设计个性化的家园桥、充分发挥家长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其中的一个内容。墙面布置还可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幼儿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墙饰内容以近期相关活动的内容为主,例如:“春天的主题活动”,在墙上布置春天特征的植物,动物及人们的活动等。此外我们还设置评比栏鼓励孩子自己设计标志来表扬好孩子,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在室内外开设绘画区、拼图区、自然风景区,作业展览区、天气记录区等,充分发掘可操作性的布置,并根据教育需要灵活更换用途或内容。如要求幼儿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用自然物如:树叶、草、花、小动物模型,标本或图片布置在墙上,从而通过幼儿观察、动手布置,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又符合寓教于游戏中的原则。我们在教室外的平台上开辟了自然角,放了动物和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等,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各位老师所在的幼儿园,有着比我们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开辟自然角并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来装扮教室,开展种植和饲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是可行的。比如老师们可以指导幼儿用玉米粒,西瓜籽、南瓜籽、黑豆、绿豆粘贴成各种图案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来做菊花,把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变成有趣的动物,变成可爱的宝宝。这样,我们的物质环境会变得更有意义。
4、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体验。
大家看到,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主题墙,有的在室外的走廊上,有的在室内的墙面上,每一个主题墙都离不开幼儿的参与。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没有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我们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教师不是把精力放在“我想怎么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是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提供怎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例如:在奥运会召开前夕开辟一个分期知识园地“奥运会知多少”,要求幼儿在家长、老师的协助下,用不同形式(图画、剪报、手工制作等)收集有关的资料,布置园地。如大班孩子创设的《我们爱祖国》、《大自然的语言》的主题,中班孩子创设的《有趣的昆虫》,小班……等主题,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此外,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把这些儿童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环境,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孩子们增加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因为这是对他们的最高尊重与鼓励。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各有差异,但环境建设应努力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不断向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室内的作品栏上,在各个楼梯间的墙壁上,甚至是在天花板上都有我们每个孩子的作品,客人到我们的教室做客,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向他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对自己的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非常的得意,作品栏是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用武之地。在教育活动中你们的孩子也能够画出漂亮的画,制作出各种手工作品,因此要创设作品栏,尽量把孩子的这些作品进行造型、组合、整理展示出来。
5、环境创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幼儿园环境,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整体而系统的,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美感,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一些幼儿园,经常见“一棵大树”就占用了墙壁的很大面积,但又没具备什么教育作用,或者在同一个楼层的班级的走廊布置风格迥异,显然是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已。那样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幼儿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为此我们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合作与分工相呼应,以创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基调,努力创设温馨、舒适、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制定环境创设的总体规划,再分解到各个小组,各个楼层,各个班级,根据幼儿注意对象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布置内容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如下操场旁边的艺术墙,以抽象图案为主,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重重叠叠的圆圈被孩子们想象成宇宙中的星球,飞碟、外星人、跳舞的娃娃,飞舞的泡泡,闪耀光芒的太阳;组合巧妙的三角形被孩子们想象成花间的蝴蝶,天空的风筝。B楼的二楼和三楼同样使用了彩纱布置走廊,但是在色彩和造型上却不相同。如在A楼的各层楼梯间都用到了蝴蝶结,但搭配确别出心裁,有挂成片的,有几串设计成弧形的,也有个体在花篮里做点缀的。不管你所处的是一所幼儿园还是一个幼儿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首先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一般说来环境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契合,为教育目标服务,主体环境如走廊、户外主墙体要考虑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发展孩子的美感,也可以是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板块,如家教之窗,幼儿的活动风采展示等。而每个活动室内的环境创设可以考虑与活动主题相呼应,并在相应的活动区,如美工区,科技区,劳作区体现。比如开展鸟的主题,环境布置可以紧紧围绕鸟类进行,如鸟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这些都是环境创设的范围。再比如开展主题活动蛋,可以在美工区投放蛋壳画,鸡蛋壳手工制作,科技区可投放醋蛋,语言区可投放有关于蛋的故事等等。我们给环境创设要有一个总体定位,室内外墙面、平台、吊饰究竟怎样做,孩子们对于环境有什么想法和需要,这些在你的心里要有个谱、设计好之后再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布置,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和谐,才能提升我们幼儿园的形象,才能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想了解更多幼儿教育方面的资讯,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幼教资源共享吧】【幼教资源共享吧】专业分享幼儿园手工、舞蹈、早操、律动、教案、课件、环创、工作计划、总结、教师随笔、观察记录等幼教资源,同时也分享家庭育儿、教育管理等科普知识。关于幼儿劳动类工具有什么用和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必要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