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涟一班户外自主游戏
游戏背景
游戏时间:2024年4月1日—2024年4月10日
游戏场地:幼儿园后操场
本周我们班户外自主游戏的活动区域是建构区,我们班孩子特别喜欢用螺母积木进行建构游戏。因为螺母积木组合中孩子们能运用不同形状的木板,借助螺丝、螺母进行自由组合,拼搭出自己想要的造型,这使得小朋友们的游戏兴趣日趋上升。简单的木板装上四个轮子后就可以移动,小朋友们产生了坐上去开小车的欲望,于是螺母小车的游戏便在兴趣的推动下开始了尝试与探究。
0
1
片段一:方块垫板坐凳的尝试
、
0
1
第一次游戏中,糖糖、贝贝和姐姐妹妹一起将四个轮子和两块长木板进行组合,拼搭出了一辆简易小车。
马上,糖糖就发现薄薄的长木板坐着并不舒服,于是走向材料柜选了一块异形木板搁在小车上充当垫子,并告诉妹妹:“这样屁股就不会痛了。”妹妹也学着拿了一块同样的木板垫上。两人再次坐上车子,双手扶着木板,用脚蹬地往前走,车子动了起来,却始终开不快。
不满足于缓慢前进的两人在一旁贝贝的建议下改变了“开车”方式,给小车拴上了绳子,一人拉车一人坐车,可车子一加速人仍旧侧翻倒地了。
教师的思考:
在尝试木垫板的过程中,糖糖和妹妹遇到了小车硌屁股和木垫板坐不稳当两个问题。糖糖用一块异形木板增加了小车座位的面积,减少了体验时的不适感,是一种游戏时自我保护的手段。在解决木垫板坐不稳的问题时,两人通过双手扶板双脚蹬地、安装绳子用人拉然后另外的人坐这两种尝试,发现身体平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小车的行进速度。
、
0
1
面对很难保持平衡的木垫子,妹妹说:“我给你扶住就好了!”糖糖表示不同意,她建议加装“凳子”。 在翻遍了材料柜后,直角板被选中了,两人将两组直角板安装在长木板上。组装好的小车让贝贝很想坐上去,贝贝刚坐在后方的坐凳上,坐凳就向后倒下了。我在一旁提醒到:“检查螺丝有没有拧紧。”
听到我的提醒,加紧螺丝后的直角板坐上人后没有马上倒下。可正当糖糖准备在前面坐凳上落座时,后面的坐凳再次倒下了。看着一前一后直立和倒下的两张坐凳,糖糖说:“我们去找块木板把它和前面的凳子连在一起吧!”这回坐凳稳固了不少,但因为螺丝凸起的手柄,人却坐不上去了。
老师:“怎样才能让车子有一个不凸起的坐凳呢?”
听了我的提问,孩子们决定拆下螺丝再想办法,拆卸进行到中途,游戏结束的音乐就响了起来。
游戏后孩子们的交流:
(糖糖和贝贝游戏后的记录与表达)
糖糖:我今天和贝贝、姐姐妹妹一起搭了一辆车子,但还没有搭完音乐就响了。
贝贝:车子的凳子经常往后面倒下去,我们就把它拆掉了。
糖糖:我们的车子可以坐人,但是开起来有点慢,我们的车子有身体,就是那根长长的木板。
熙熙:车子应该是方方的,人可以在里面的那种,一根木板的是自行车。
糖糖和贝贝讲述着自己的游戏,却受到了熙熙的质疑,认为小车应该具备可以容纳人的特点,糖糖和贝贝对于熙熙的意见有些许的不服,但却没有再发言。
在直角板的探索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在木垫板上人很难保持平衡后,猜测是因为木垫板和车子之间没固定,于是动脑动手寻找答案、进行验证。这说明她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固定直角板坐凳的过程中,糖糖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在老师提醒后发现了螺丝的松紧程度对直角板固定的影响。
0
2
片段一:单轴小车到框架小车
第二次游戏时,四个女孩子决定一起对小车做出改变。
贝贝:我们昨天的车子做了一半,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做吧!
姐姐:只有一根长木板怎么做车子呀!
妹妹:那要拼出小车的身子才能坐在里面呀!熙熙昨天就是这么说的……
面对妹妹的想法,贝贝自顾自摆弄着单轴小车,没有接受。几次调整直角板和螺丝松紧程度的尝试都失败后,她采纳了妹妹搭建框架小车的建议,几人开始合作拼起了框架小车。01
教师的思考:
游戏刚开始,贝贝面对妹妹的提议不太愿意接纳,专心验证自己的猜测。在经过许多次的尝试依旧失败后,转而接纳建议。这时的贝贝已经能用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同伴不同的猜测,并愿意与同伴一起动手验证。
完成了小车框架的组装后,在旁边的糖糖和姐姐是第一个上前尝试的,而坐凳还是向后倒下了。
糖糖首先选择的改良方式还是拧紧螺丝,这次上紧螺丝后糖糖亲自坐上了坐凳还晃动了下身体,发现坐凳依旧稳稳的。
对于来之不易的小车,四个人都想坐一坐,这样一来小车座位数的增加变得十分迫切。
几个女孩商量后,立即将短木板更换成了长木板。兴奋的“兜风”之旅马上开始,但小车“开”出没几米,坐凳又倒了。
框架小车的坐凳仍旧面临着容易倒下的问题,糖糖运用在第一次游戏中积累的经验——拧紧螺丝,让短木板坐凳能承受住一个人的重量。但其实这种改良方法治标不治本,并没有完全解决坐凳后倒的问题。当同时坐下四个人的新需求出现时,小车坐凳的弊病再度显现,这也推动着几个女孩去找到真正影响坐凳稳固的原因。
几个女孩把出现了问题的小车推回了原地,开始商量。
姐姐:是不是我们太重了?
糖糖:不对,是这个板(直角板),它固定不住,会往后面掉,它掉了,长板也会往后面掉。
于是,几个女孩子开始拆卸直角板。卸完后,妹妹把长板横架在了车身上,坐了上去,还动了下屁股,发现稳稳的!于是马上喊了几个伙伴一起坐下来。
稳稳地小车
(游戏后孩子们的记录)
这次四个女孩子在分享时的情绪更加积极,展现了她们在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同时,我也发现在散步的时候,姐姐和妹妹还主动邀请了一些好朋友第二天去体验她们的小车。由此可以推断出,她们对于小车的兴趣依旧持续着。
游戏进行到这里,坐凳的问题在经过多次的尝试与改进之后终于解决了,几个女孩在场地上进行着兜风之旅,享受着成功搭建小车带来的欢愉,也体验到了坚持探索、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
(小车板凳变化的过程)
0
3
第三次游戏一开始,贝贝就对着框架小车捣鼓起来。
贝贝:我想做一个方向盘,跟我爸爸的车子一样的那种。
贝贝:对,用这两个板(短板、圆形板),跟装车子的轮子一样就可以了。
妹妹:这个方向盘还真像啊!
来回转动了几下方向盘后,贝贝对姐姐说道:“我觉得这个方向盘有点小,我的手每次都会碰到这块板(连接车身与方向盘的直角板)。”
两人一起去材料柜寻找大一点的圆形板,找到后开始安装。
(给小车装上方向盘)
糖糖、贝贝和姐姐妹妹推着方向盘小车玩了起来,这辆拉风的小车也吸引了一大群小朋友前来围观,都想来坐坐体验一番。
(孩子们争抢体验坐小车)
在充分体验了几天“兜风”带来的快感后,几个女孩子对框架小车又有了新的想法。这是生活经验累积后在游戏中的体现,也是她们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需求生成的新计划。而对比前几天女孩子独享小车的表现和这次的大方分享,可以看出几个女孩在同伴交往的能力上的进步。
贝贝:今天好多小朋友想坐,人太多了,明天你们大家都可以自己造!
袁子恒:那我和你一起造吧,我们造个更大的。
这几个女孩子们拉风的车子激起了我们班其他孩子们的造车热情,纷纷准备在第二天大展身手。
在游戏的分享环节,女孩们拉风的车子激起了其他孩子的造车兴趣,同时也使孩子们产生了pk的意愿。
在整个游戏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孩子们有成长,老师们也有思考:
(一)生活经验迁移,助推幼儿深度游戏
《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汽车是幼儿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所以在发现可具有移动功能的木板后小朋友马上联想到了车子,从游戏中建构车子的坐凳到加装车子拉绳,再到给车子搭建框架到最后加装车子的方向盘每一步亦是如此。中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就能在游戏中还原这些场景。
(二)读懂幼儿游戏,加持幼儿多元发展
1.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孩子们都专注投入在游戏里面,没有游离和退缩。从单轴小车到单轴车装上直角板木块,发现小木块硌屁股,进而探究到框架小车,每次都完整地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行动验证—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同时持续获取新的经验,内化后的经验又被幼儿灵活运用于后续的新问题。
2.增进了同伴的合作能力
游戏本身具有社会特性,要求幼儿适当控制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协调。在游戏中,孩子们以“螺母小车”的探究游戏作为媒介,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理解同伴不同的猜测、帮助同伴验证猜测、主动和同伴分享游戏经验。
3.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的品质。孩子们在游戏中面对各种问题,主动探索,始终保持积极的探究精神,不气馁,不放弃,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幼儿在不同游戏阶段遇到问题、思维的碰撞、采取的行动、游戏的效果及体现的游戏品质)
(三)下次游戏的提升
1. 延长游戏时间
专注力是深度学习的要素,对同一事物维持长时间的探究与操作是幼儿在游戏中专注力体现的表征之一。当小朋友因为结束音乐的响起打断探究,终止游戏后,在第二次游戏时前半程游戏的探究效率会明显减缓,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进入专注状态。在之后的游戏中,教师面对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游戏可以允许幼儿适当延长游戏时间。
2. 拓宽游戏思路
在螺母区的游戏中,幼儿只发现了木板上长条状镂空的两种使用方式,一是辅助螺丝进行连接,二是搬运。但木板的长条状镂空处还可以插入木板,作为另一种连接方式使用,这是幼儿没有发现的。所以教师是否应该利用游戏时的契机,引导幼儿更全面地了解材料,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