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是浙江省大学,是三所“双一流大学”之一。
其中,浙江大学有985所工程大学、211所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a类。
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都属于“一流学科建设高中”。
宁波大学是浙江省的重点大学,每年浙江省高考录取的分数线相对较高。
是浙江学子最喜欢申报的高中之一。
一、2019—2021年宁波大学在浙江省各专业采用分数线情况
1、2019年
2019年高考,宁波大学浙江省录取1866人,平均录取分数线为615.61分,平均录取名次为全省33224名。
其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阳明创新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3分,全省排名13379名。
高于部分985工程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0分,全省排名第47451位。
2、2020年
2020年高考,宁波大学在浙招生2013人,比2019年增加招生计划147人。 录取分数线平均为615.3分,比2019年下降0.31分; 平均录取名次为全省31925名,
比2019年增加了1299名。
其中,录取线最高的专业是阳明创新班,最低录取线为645分,比2019年上升2分,全省排名10915名,比2019年上升2464名。
继续超过985工程大学部分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6分,比2019年下降4分,全省排名50812名,比2019年下降2731名。
3、2021年
2021年高考,宁波大学在浙招生2164人,2013人,比2020年增加151人的招生计划。 录取分数线平均为609.91分,比2020年下降5.39分; 平均录取名次为全省33521名,
比2020年下降了1596名。
其中,录取线最高的专业仍然是阳明创新班,最低录取线为641分,比2020年下降4分,全省排名11168名,比2020年下降253名。
继续超过985工程大学部分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7分,比2020年下降9分,全省排名55699名,比2020年下降4887名。
二、2019—2021年宁波大学在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情况
1、2019年
2019年高考,宁波大学在浙江通过“三位一体”综合测评,招生总计划400名,占高考统招人数的21.44%。
其中非师范类招生170人,师范类招生230人。
2、2020年
2020年高考,宁波大学在浙江省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总招生计划数400名,占高考统招人数的19.02%。
其中非师范类招生170人,师范类招生230人。
和2020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3、2021年
2020年高考,宁波大学通过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总招生计划数440人,比2019、2020年增加40人。
占高考统招人数的20.33%。
其中非师范类招生175人,师范类招生245人。
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分数线普遍低于高考统一招生分数线。
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高考统招628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583分,低于高考一线,比高考统招低45分。
另一方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平均及格分数比高考统一招生低36分。
平均排名下降了34579位。
总之,“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分数线一般低于高考统招分数线,是宁波大学爱生的重要捷径。
三、精准响应宁波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估招生
宁波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尚未发布,但预计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将与2021年持平。
作为家长、学生,应对宁波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招生政策
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报考条件如下。
非师范类考生(非特长生)的高考换算分不得低于82分,师范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得低于78分。
特长生、非师范类考生的高考换算分应当达到78分以上,师范类、中外合作类应当达到74分以上。
2、充分了解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小学教育专业,共招生100人。
招生人数最少的专业,如环境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专业,只招收10人。
3、充分认识招生专业的选拔要求
2021年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限制选考物理的专业有6个。
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一门即可报考的有4个专业。
不限制选考的专业有8个。
物理、地理两个学科中,任选一科即可的专业有2个。
限制选考思想政治、历史或地理、化学的专业各有1个。
请家长们、学生们一定要看清楚,这对于准确应对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十分必要。
4、适应准备综合测试
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以面试为主,没有笔试。
面试的内容是:先阅读一段材料,大约10分钟,再空手进入面试教室,并回答基于阅读材料内容的3道必答问题和自由问答题。
整个面试时间约12分钟。
报考学子,可以在面试上适当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