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正文

11年前,那个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北京高考状元,如今怎么样了?

文 | 米粒妈又 一年高考落下帷幕,学霸、状元每年都不缺,优秀的孩子优秀着,这不得不让米粒妈想到一句歌词:“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我特别喜欢看这些“别人家孩子”的故事,这些优秀的孩子时常让我看看都跟着高兴。11年前,有一个特别知

文|米粒妈妈

又一年高考落下帷幕,学霸、冠军年年不缺,优秀的孩子优秀,让米粒妈妈思考歌词。

“世代迟早会变老,但有人很年轻。

11年前,那个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北京高考状元,如今怎么样了?

我很喜欢看这些“别人的孩子”的故事,这些优秀的孩子总是很高兴给我看。

11年前,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学霸李伯泰。 他也和米粒妈妈一样,来自学霸辈出的不可思议的卷校所在的大附中。

当时他的高考分数是703分,当时是北京的理科冠军。

这个分数听着不得不说很可怕。 一共750分。 得了703分。 什么样的知识掌握度?

但是,这样的学霸,是当时被群里嘲笑的最强的学霸。

那一年,他拒绝了清华北大的保送机会,申请了包括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在内的11所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

然后一切都被拒绝了。

冠军的学霸身份惹不起他,被11所美国名校集体拒绝,让他“一败涂地”成名,引起了当时的网络轰动。

但学霸毕竟是学霸,面对群嘲热讽,他没有病下一步的计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大家闭上了嘴。

当客人还在逗他的时候,他早就准备好了,朝着自己的另一个山口前进。

客人昏厥后,他已经登顶了。

拒绝清北无敌大学之霸

李泰伯所在的人大附属一组是什么概念? 意思是清华大学的合格率是100%。

在这样的神仙班里,班里大多是初中阶段出书、拍电影,获得了各种比赛的金牌,成为了电视上曝光率很高的名人……

李泰伯作为当时北京市的理科冠军,在这样卓越的班级群体中,可以说都是顶级的。

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他成了被群里嘲笑的对象。

很多媒体都在分析这种神级学霸为什么会被美国集体排挤。

有人认为,李泰伯在申请过程中只展示了数不清的辉煌头衔和奖项,却忽略了自己心中“最真诚、最感兴趣的部分”。

有人认为李泰伯对美国人来说根深蒂固,一切社会工作经验都是在官方背景下进行的

更多不明真相的吃哈密瓜的大人们,直接给他扣上了“宅男”的帽子。

面对嘲笑和揣测,这只要是心理素质稍差的人,都会抑郁吧。

毕竟我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金字塔的顶端,在学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人求败”的存在。

但是,李泰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既然放弃了保送的机会,被11所美国学校拒绝了,那就好了。 那就勉强参加高考吧。 而且他取得了703分的成绩。 真是个冷酷无情的人。

以这个成绩,他把第一志愿埋在了清华大学电子系。 因为他想让电脑、机器、电子零件深耕下去。

这个时候,大家都以为他会在清华电子系顺利毕业,但显然大家低估了他的自我规划能力、求学欲望和抱负。 他的计划没这么简单。

在名校之间反复进行着横向跳跃

李泰伯认为,每个学校都有教育方式,内容也不一样。

既然自己是顶级学阀,当然不能只体验一种教法。

清华的教法很好,其他学校怎么样? 上次学到的多重体验,才是性价比最大化!

于是他在清华委培一年后,决定转战香港大学。

在这所名校选人的时代,李泰伯就是“人选名校”。

谁说只有工作才能换工作? 学校也可以哦!

这种奇怪的自我规划想法,本身就是无敌的。

当时,听说他大学4年来每年都要“跳槽”到一所学校,网络上的质疑声很大。

那时候,他被11所美国名校拒之门外的事又一次重演,让人觉得他多少对名校不尊重,一定又会吃闭门羹。

没想到这次不一样,香港大学向李泰伯伸出橄榄枝,对此表示强烈欢迎。

为了表示诚意,香港大学出资64万港币给予他经济支持。

千里马与伯乐绝不是双向选择的,名校的视角也与常人不同。

香港大学

“人才应该选择学校,应该在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地方学习,应该在不同的大学之间学习,那才是真正的学者。

李泰伯知道效率,在他的计划中,将在有限的时间内求学的可能性最大化。

在香港大学学习一年后,他再次将目光投向海外名校。

这次他投了哈佛的票,但最终再次被拒绝了。

但是麻省理工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因此,读完香港大学大二后,他转战麻省理工学院,选修了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两个专业。

毕业后不仅可以获得两个学位,还可以连读本硕。

但这也不能满足李泰伯的诉求,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大三,由于成绩优异,得到了交换的机会,直接换到了剑桥。

不得不说,这所大学的履历真的很闪耀。 在剑桥大学学习一年后,他回到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等到硕士一毕业,他就得到了国际顶尖计算机公司的入职邀请。

但他毅然拒绝了,因为这时候的他,又开始对医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跟把物理玩明白了的牛顿,到了晚年迷上炼金术,成了一名炼金术士一样。

李泰伯作为一个在理科领域深耕的选手,开始着眼医学和哲学。

这一次,他又把简历往国际上的名校投了一遍。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所有的学校都愿意接收他,包括每次都拒绝他的哈佛。

这次换他拒绝哈佛了,这个时候的李泰伯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李泰伯,他可以游刃有余地自主选择去哪所名校,不去哪所名校。

他选择了霍普金斯医学院,这可是全美第一的医学专业!

还有他想学的哲学也不能落下,在霍普金斯,他修的是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

他读博的专业可是跟自己之前的专业完全不相干的领域,而且还是同时读,天知道他有多强悍的学习能力!

他是这样规划的,他想用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补充医学技能,把计算机与医学事业相结合。

另外,怕自己压力大,他打算用哲学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可以的,他是懂劳逸结合的。

他并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之前李泰伯被11所美国名校拒收,一度成为全网的群嘲对象。

但是他云淡风轻地调转了航向,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光去了。

而那些网络喷子,时隔那么多年,依然是一些网络喷子,而优秀如李泰伯,已经成长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巨人。

优秀的人,永远都是提前为自己做好了规划,然后不疾不徐沿着轨道前进。

无论过程是否一帆风顺,曲线救国也好,迂回战术也好,总归他们是要抵达自己的目的地。

对于申请外国学校这个事,米粒妈还是有一点经验的。

当初我出国之前,也是要对自己的未来学习路径做规划,而那个时候我还试过冲牛津。

提起牛津都是泪啊,从选专业开始就是个错。

米粒妈当年一直抱着完全没戏的心态去准备的,我想,既然我肯定去不上,不如选个我喜欢的专业。

我一直想当作家,干脆选个文学专业吧。

我知道面试的时候会考十四行诗,我还提前几天找北大英语系的老师给我恶补了一下。

但我毕竟功底太浅,面试官中有一位是牛津大学历史和文化宗教方面特别牛的教授,它让我翻译莎士比亚的一段十四行诗,我因为一个单词不认识,导致整个翻译全都是错的。

现在想来,真是个大笑话。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重新选择,肯定会选机械工程啊、化学啊、统计啊这类的专业,很多专业外国人是不喜欢申请的。

米粒妈后来分析测评北上广各大国际学校,发现好多中国孩子申请成了牛津剑桥,都是学的这类理工专业。

今年初我拿到了斯坦福商学院的offer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放弃了。

发邮件的时候,真的心都碎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曾经尝试过、努力过,虽然遗憾,但我也算是拒绝过斯坦福的人了哈哈哈哈!

当初在跟米粒爸一起研究申请研究生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米粒爸真的太会了,怎么去建构整个的申请,怎么去表达,展现自己的优势,有什么技巧和门道……只能感慨,如果18岁那年认识了米粒爸,

说不定我之后的人生际遇会不一样

李泰伯当初在不了解行情的情况下申请学校,其实确实可能会有很大概率被拒。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喷子口中说的那样。

事实上,他只顾着拼命奔跑,他在自己通往成功的路上要做的事简直太多了,外界那些嘈杂的声音,他根本没在看的。

李泰伯的故事让米粒妈看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任何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变更强。

乐乐呵呵的李泰伯,用超级治愈的笑容,把每一步都走得超开心。

学霸故事有很多,但是像他这么另辟蹊径规划自己学习路径,而且还不疾不徐朝着目标进发的,真的有太多值得咱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了。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 作者。

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