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像魔法棒,能给中国的孩子们带来魔法的变化。
十几年的苦读,让很多孩子实现了人生梦想,让很多孩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人生挫败感。
而且,每年高考都有很多高考生源的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成为支持和鼓励学子努力的标杆。
虽然高考成绩非常优异,但也有一些学霸经历了非常不幸。
2010年高考,北京市理科状元李泰伯有过过山车式的经历。
那一年的高考,李泰伯可以说是“风驰电掣,高中第一”。 从默默无闻的高中生一举成为北京全市理科冠军,总成绩令人羡慕的703人,距离满分成绩只有47分之差。
以如此优异的成绩,来到那个李泰伯早早就成为北京大学的招生对象。
而年轻气盛的李泰伯并没有被高考状元的辉煌所迷惑。 他和那个年代所有优秀的学霸一样,都有出国留学的愿望,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北京大学寄来的橄榄枝。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就是称霸任性,不把全国最好的大学放在一边读,而是读世界一流的名校。
虽然高考成绩足以证明李泰伯的优秀,但他申请海外名校资格的道路是封锁之极。
为了有机会进入国外顶尖名校,李泰伯一连向11所世界名校递交了申请,但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北京市高考理科冠军的他多次被拒绝了,直到最后都没有大学接受他。
盯着北京市高考理科冠军擂台,被国外名校拒之门外,年轻的李泰伯可能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当时,很多人都在猜测李泰伯被国外名校拒之门外的原因。 有人认为他只是读书参加考试,与国外一流大学的评选标准相差甚远。 另外,在西方一流名校的眼中,这并不能作为中国高考成绩的参考。
更有人直接批评中国的应试教育,说只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 即使高考冠军同样不被人看到。
而且,类似的评论当时不断,让李泰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暂时的怀疑。
既然国外大学拒绝了,李泰伯就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因为之前直接拒绝了北京大学,李泰伯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同样优秀的大学清华大学。
就这样,李泰伯顺利进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员。
进入清华大学后,李泰伯没有放弃去国外一流大学。
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年后,他去了香港大学学习深造,在那里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青睐,并去了两所大学作为交换学生。
从四年本科毕业后,李泰伯实现了人生愿望,在西方名校攻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如今的李泰伯成功获得了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终于如人们所愿。
回顾过去的辉煌经历和坎坷的求学之路,李泰伯非常坦率,感谢海外顶尖名校的首次拒绝,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现在的他学业上的功德圆满,也要感谢当时的挫折和不顺利。
你会发现,只要心中有梦想,继续朝着梦想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马哥想说的是,像李泰伯这样强大的高考状元,虽然会遇到很多不幸的遭遇,但作为普通的高考学子,要有应对各种挑战的心理准备。
会后,有时过于顺利反而不利于成长,也有时经历了很多磨炼的人反而有助于今后的发展。
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高考风雨无阻,筋骨强健。 因为温室里的花草没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