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综合 > 大班教育 > 正文

课程故事|生自然教育课程故事:豆芽成长记(图文视频版)!

课程故事|生自然教育课程故事:豆芽成长记(图文视频版)!生长探秘SPRING豆芽成长记这是一个由孩子发起的,探究豆子成长成豆芽的故事。豆芽是孩子们餐桌上一道再平常不过的食材,但如此简单的食材,在孩子的眼里也有着可探究的价

课程故事|生自然教育课程故事:豆芽成长记(图文视频版)!

生长探秘

SPRING

豆芽成长记

这是一个由孩子发起的,探究豆子成长成豆芽的故事。豆芽是孩子们餐桌上一道再平常不过的食材,但如此简单的食材,在孩子的眼里也有着可探究的价值。

课程故事|生自然教育课程故事:豆芽成长记(图文视频版)!

通过探究与实践,孩子们习得了许多关于豆子、豆苗与豆芽的知识,经历波折后,他们掌握了发豆芽以及制作豆芽美食的方法。随着课程的推进和结束,孩子们也有着许多感悟与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故事缘起

孩子们发现了植物角的新成员——泡在水里的绿豆,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他们自发的展开了讨论......

这是什么?

我知道,这是绿豆!我喝过绿豆粥。

绿豆会发芽!

你们知道绿豆发芽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变成一棵树!

变成花。。。。。。

追随孩子的兴趣,我们班开始了一场关于豆芽的探索之旅。

豆芽初探

豆芽的变化

孩子们仔细观察了豆芽长出来的样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常宥晴:皮掉了。

朱紫诺:以前皮是绿色的,现在一点绿、一点白。

黄楚沣:它的芽变长了。

王壹萱:像绳子。

邓婉桐:豆芽是长长的,上面有两片叶子,下面的是它的根。

不如我们把这些豆芽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吧!

在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在讨论:“你画的不对,豆芽是绿色的”;“不是,你看它的叶子是绿色的。”“不对,是白色的!我画的是蓝色的。”......

豆芽都是这个颜色的吗?它会有其他的颜色吗?豆芽都有哪些种类呢?

建立共同经验

1、发放调查问卷

豆芽有哪些种类呢?家长资源也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家长朋友的支持和配合。于是我们设计了亲子调查表,鼓励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期待他们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2、分享豆芽的种类

SUMMER

of 2024

3、豆子分类

孩子们把带来的豆子进行了分类,共分成了黄豆、红豆、绿豆、腰豆、花生、眉豆等6种不同的豆子。

教师的思考:通过与父母一起调查豆芽的种类,知道了原来豆芽不只一种,再通过观察其他孩子拿来的豆子,从而认识了更多的豆子,发现了各种不同豆子的特征,这些经验能很好的帮助孩子对不同颜色、种类的豆子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当中更细致地观察到豆子之间的差别,培养了孩子数学中的分类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种植初讨论

讨论:我们一共带回来了6种豆子,你们想种哪一种?

张其华:我想种黄豆,因为我喜欢黄色。

朱紫诺:我想种红豆。

邓婉桐:我想种绿豆!

孩子们对种哪一种豆子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们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票投到了想种的豆子上面。最终经过投票,选出了黄豆、绿豆和红豆进行种植。

种植前准备

种植大调查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分组,我们一共分成了三组,分组进行活动有效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幼儿的个别差异。

豆子已经有了,那豆芽究竟是怎么种出来的呢?孩子们基于已有的经验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种黄豆需要什么条件?黄豆种在哪里?种黄豆需要什么工具?工具从哪里来?

显然,关于豆芽种植,孩子们还有许多困惑,基于孩子们的困惑,老师没有给予直接的答案,而是将问题还给孩子。

工具收集与分享

孩子们罗列了许多种植的工具,如罐子、花盆、铲子和洒水壶等,经过各组讨论,他们决定从家里把工具带到幼儿园,并给同伴们分享他们带来的工具及作用。

教师的思考:在工具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花盆的材质很感兴趣,通过触摸、敲打声音、颜色的对比,他们知道了物品具有不同的材质。

通过与爸爸妈妈一起调查以及工具分享,孩子们对种植的工具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种植豆子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选址讨论

孩子们带来工具准备进行种植时,又遇到了新问题:

我们在哪里种豆子呢?

时一恒:植物角。

杨一诺:植物角太小了。

邓婉桐:人太多了,要大一点的。

卢禹宏:有水的地方。

刘舒益:外面,有太阳。

师:我们到幼儿园逛一逛,看看哪里有适合种植的地方吧!

来到教室外,孩子们一边走,一边观察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一边七嘴八舌的讨论着,通过实地考察,孩子们最终决定在幼儿园的天台进行豆子的种植。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帮助孩子通过自己观察和探索寻求最好的答案。

土培豆子

通过前期的了解,孩子们的种植经验主要来源于土培,对于发芽,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了土培种豆芽。

讨论:我们怎么开始种豆子呢?

时一恒:先把土放到花盆里,再挖个洞,然后把豆子放进去埋起来,然后给它浇水。

黄豆、红豆、绿豆3组孩子分别开始根据他们讨论的种植步骤开始播种。

1.填土

4.清理现场

2.埋种子

3.浇水

老师的思考:通过种豆子,孩子们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并且非常期待豆芽的生长变化。第一次的种植也许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实践,他们了解了播种的步骤,对接下来的活动有了更多的期待,更有兴趣进行深入的探索。

观察与发现

播种以后,孩子们每一天都期待着豆子的新变化。果然,第二天到天台观察时,他们惊喜的发现有的豆子已经发芽了!每一组的孩子们除了观察自己种下的豆子,同时也与其它小组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刘适嘉:红豆没有发芽,泥土被太阳晒干了。

时一恒:我观察的是黄豆组,一个小盆子长出了绿色的、圆圆的东西。

于果:绿豆组有一盆小的全部都发芽了,有一盆大的没有发芽。有的盆子里的还没长出来。有个盆子的土太少了,全炸出来了。

豆子种下以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去天台看一看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Grain Rain

Grain

Rain

成长记录

我们要如何照顾这些植物呢?

一天浇一次水。

一天施一次肥。

不要给虫子吃掉它们。

为了更好的照顾豆子,老师制作了一本“豆芽成长日志”,方便孩子们记录豆芽的成长过程。

教师的思考:幼儿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用语言简单描述观察到豆子的生长现象,并对观察到的生长过程进行简单的记录。

标签制作

在等待豆子长大的时间里,孩子们也没有停下讨论的步伐。

赖可:豆子都埋起来了,都不知道哪些是黄豆哪些是绿豆哪些是红豆了。

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别人区分出来呢?

张其华:写一张纸条写上黄豆、红豆、绿豆。

于果:发一张卡给其他人。

张俊熙:给豆子设一个牌。

师:这种功能叫做“标签”。(对于孩子的新发现,教师及是给予“专业概念”)

讨论1:你见过标签吗?我们班上哪里有标签?

李承俊:我们的椅子上就有啊。

张其华:鞋柜上也有。

杨悦兮:益智区也有。

邓婉桐:玩具柜也有!

讨论2:标签里有什么?

聂晞彤:有我们的照片。

时一恒:还有我们的名字!

于果:还有数字!

秦勉:都有字!

李玖宸:还有颜色!

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植物标签的图片,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说出标签的结构,使得孩子们对标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顺利的设计出标签。

设计标签

了解了画标签的步骤和方法后,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开始设计标签了!

聂晞彤:我要画彩虹的形状!

杨一诺:我要画爱心!

朱紫诺:我要画粉红色的。

于果:老师我画了蝴蝶。

黄楚沣:老师我画的是花的形状。

王奕辰:老师,你帮我在这里写上红豆。

孩子们分享了自己设计的标签特点,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黄豆及绿豆组的标签。

我设计的标签。

黄豆和绿豆组的标签都选好了,唯独红豆组的标签没有选拔出来,为什么她们画不好呢?看了红豆组画的标签,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帮助红豆组总结经验。

时一恒:画大一点, 太小了东西画不出来

常宥晴:要画和你们组豆子对应的颜色

张俊熙:涂干静一些,不要涂到外面

杨一诺:颜色不要太多

张其华:字要写在标签里面

红豆组第二次作品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通过自己亲手设计的标签,对标签的结构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通过投票,让孩子对公平的原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同。通过各组小伙伴的互帮互助,为红豆组总结经验,体现了团队的力量。

制作标签

讨论:各组的标签已经设计好了,我们需要用什么材料制作标签呢?

赖可:雪糕棍。

张其华:可以用吸管。

王奕辰:纸和木片、剪刀

钟紫涵:用胶水黏在一起。

黄莉雅:还可以用绳子绑!

朱苡珺:我们的美工区不就有这些材料吗!

在制作中,孩子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画在纸上的标签太软了,粘在雪糕棍上会掉下来,而且下雨就会很容易烂掉!

这时,孩子们提出想要知道教室标签的制作方法,老师在此时给孩子们提供支持。

提供支持

1.老师介绍班级标签的制作过程并讲解了过塑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安全说明。

2.老师请孩子们分别摸一摸未过塑前的纸张和过塑完成后的纸张,了解纸张的变化,解决纸张太软的问题。

3.实验:过了胶的纸张是否防水?用还没有过胶的纸张和已过胶的纸张作对比,孩子往两种纸张上浇水,模拟下雨的情景,浇完水后孩子对比两者的状态。

小朋友们一下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纸张太软,经过过塑后,纸张就变硬了;二是纸张容易潮湿,经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经过过塑的纸张不但不容易被弄湿,而且不容易损坏。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制作标签啦!各小组的幼儿分工合作,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标签自制。

剪图形

过胶

粘贴

放过胶纸

剪胶片

完成

快去给我们的豆子插上标签吧!

意外的发现1

天有不测之风云!五一假期期间,一场大雨,我们的豆子发生了一场巨变!

卢禹宏:红豆都死了。

张俊熙:黄豆没有死。

肖煜霖:绿豆也死了。

黄莉雅:因为昨天下了很大的雨。

卢禹宏:太多水了!

虽然孩子们面对自己种植的豆苗死去有点伤心,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被一棵仍然坚挺的豆苗给吸引了过去。

MAYDAY

讨论1:为什么这棵黄豆没有死呢?

于果:因为它很坚强。

刘舒益:因为它长得高。

讨论2:你还发现了什么?

肖煜霖:老师,白色的一点点的是什么?

谢昊言:是花!

张俊熙:老师我看到豆荚了!

于果:是毛豆,我吃过。

张俊熙:老师我想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

讨论3:豆荚里面是什么?

于果:是豆子。

王夏妤:是豆宝宝!

讨论4:是什么豆的宝宝呢?

于果:黄豆。

张俊熙:为什么黄豆宝宝是绿色的?

张其华:它长大了就变成黄豆了。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对剩下的这颗黄豆非常的好奇和兴奋,黄豆长出来的是什么呢?豆荚?毛豆?它里面的是黄豆吗?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寻求爸爸妈妈的解答。虽然我们种的很多豆苗都死了,但是留下来的这颗豆苗却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见证了豆子从豆苗长成豆荚,孕育新生命的一个过程,让孩子们对这棵豆苗更加的珍惜,让他们懂得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意外的发现2

李承俊:老师,今天早餐吃豆芽!

常宥晴:老师我们不是种了豆芽吗?为什么跟我们种的豆芽不一样?

张其华:我们吃的豆芽没有叶子。

邓婉桐:我们种的豆芽不能吃。

师:我们现在吃的豆芽是怎么种出来的呢?为什么我们种出来的不一样?

水培豆芽

绘本获启发

我们吃的豆芽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呢?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一脸茫然,这时候刚好是读书节开幕,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了邓婉桐的妈妈到班级给孩子们讲了一本叫《豆芽君,加油!》的绘本。孩子们不禁感叹:原来,我们种的不是豆芽,而是豆苗!豆芽是放在水里面种的呀,水可以让豆子发芽呢,我们也一起试一试吧。通过绘本阅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发豆芽的共同经验,让孩子们对用水来发豆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发豆芽步骤

家长助教

从Wendy妈妈分享得知,发豆芽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先泡豆子一晚上

2、把水倒掉

3、每天要给豆子喷水

4、盖上布

5、等豆芽长高至6-8cm即可收割

了解步骤以后,大家就开始忙活着把豆子泡在了水里,期待着豆子的新变化。第二天一入园,孩子们就围在泡好的豆子周围观察着。大家发现原本硬硬的黄豆和绿豆已经变成软软的、白白胖胖的啦!两天后,所有的豆子都已经脱去了外壳,冒出了小芽芽,种子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新的发现

发现一:

豆芽长得好长呀,怎么长得那么细呢?我们是按照邓婉桐妈妈教我们的步骤做的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谁知道?带着问题,孩子们再次寻求帮助,采访他们认为知道的人。

最后,医生妈妈和园长妈妈给出了答案,原来是光线的缘故,想要种出豆芽必须要给豆子盖被子!变绿了就成豆苗了!

发现二:黄豆怎么有臭臭的味道了?

星期一早晨,孩子们同往常一样观察着豆芽。这时,刘舒益突然大喊起来:“老师,有的豆芽宝宝烂掉了。”其他孩子也陆续发现了豆子变臭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议论开来。

蓝方杰:豆子坏了!

李承俊:豆子怎么感觉有臭臭的味道?

谢昊言:好多泡泡!

张其华:有的豆子变色了!棕色的坏掉了。

时一恒:应该是周末放了两天假,没有给它们换水,才变臭的。

师:植物生长是需要氧气的,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因为无氧呼吸而产生大量的酒精。酒精对植物有毒害作用,所以时间长了,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会失去活力,然后腐烂,开始发霉,并且产生臭味。

于果:所以发豆芽需要勤换水。

豆子来我家

突如其来的疱疹性咽峡炎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接二连三的停课让我们不得不把发豆芽的地点转移到家里。我们刚开始有点担心长时间的停课会让孩子们对发豆芽失去兴趣,但没想到的是,在家长朋友的配合下,他们不仅更好的照顾豆芽,还记录了豆芽的生长变化。家长们纷纷把孩子们在家发豆芽的照片发给老师,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些都是孩子们宝贵的经验。

1.泡豆子

2.换水

3.发芽

5.长高

4.发芽

6.成功

再次尝试

终于停课期满,孩子们回园了,带着更加成熟的发豆芽经验回来,他们高兴的对老师说,我在家发豆芽成功了!我会发豆芽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分享他们的经验,于是我们再次在班级尝试发豆芽。有了前期积累的经验,我们的豆芽终于发成功了!

看着一天天长高的豆芽,孩子们喜出望外,可是要8~10cm才能收割。怎么样才能准确的知道豆芽宝宝长多高了呢?孩子们陆陆续续的也想出了各种给豆芽宝宝量身高的办法。

张其华:我觉得可以用尺子来量,我会用尺子。

赖可:你不知道长短可以用尺子比一比。

张俊熙:还有用瓶子也可以的。

杨一诺:用石头搭建。

如何测量才更加精准又方便呢?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尝试着。最后,孩子们发现,只有尺子是有刻度的,能更准确的知道豆芽的长短。

自制豆芽美食

肖煜霖:“老师,我们的豆芽都长到8cm长了,可以吃了吗?”

张其华:“对呀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收割呀?”

孩子们都非常的期待可以自己制作豆芽美食。通过豆芽美食视频,孩子们了解到豆芽原来还有凉拌豆芽、豆芽汤以及炒豆芽等多种做法,通过投票,最终决定了我们做炒豆芽这道菜!

讨论分工后,孩子们把家里的锅、铲、油盐、调料等工具都带了回园。孩子们有商有量,有的洗豆芽、有的放油盐、有的炒豆芽,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属于我们班的豆芽私房菜出炉啦~~!

“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豆芽呀,真好吃!”

“老师,我还想吃一点。”

“真好吃,我回家也要种一点。”

自从在幼儿园做豆芽吃以后,有孩子马上回家自告奋勇要求要自己炒豆芽吃:

家园互动

成果展示快来看看小朋友们做的豆芽私房菜吧!

点点看 点点赞 点点比心

这学期的课程探究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我想家长最有发言权:

可点开看大图哦~

大自然是奇妙的!豆芽生长过程中惊喜不断,孩子们与豆芽宝宝的这次相会是独特而美好的。在园本探究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调查、实践等一系列的过程,孩子们知道了豆芽生长的规律,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体会到了照顾豆芽的不易,这激发了孩子们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也激发了求知欲、探索欲。

“豆芽”成长记探究课程到此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次我们主要用绿豆来发豆芽的,其它的豆子是不是也可以呢?于是,带着疑问,孩子们把花生、红豆等泡在了水里,大家一起期待新的发现......

1、健康:自己亲手种植、制作食物,帮助孩子知道食物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2、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在各种调查分享、标签设计分享、自制豆芽美食分享活动中,以及在每一次的讨论中,孩子们能大胆的、主动的、清晰的表达,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科学: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总结方法经验,通过思考自己寻找答案。如测种植活动,让幼儿感知事物现象,发展幼儿观察力,对种植的步骤有了清晰的逻辑,通过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观察、试验并记录结果,在记录、表达、交流的过程,幼儿得出了土培不能长出豆芽而是豆苗的结论,激发起孩子们进一步探究水培豆芽的欲望,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在测量活动中,孩子们对数字、长短有了初步的感知。孩子们在分豆子的活动中通过比较发现了豆子各种不同点,有颜色的不同,有大小的不同,还有形状的不同,提高孩子对颜色、形状、特征的分辨能力,以及分类的能力。

4、艺术:自制标签活动让孩子们对构图、线条、作画的意义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提高了绘画及动手操作的技能。

5、社会:在各种投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商量、讨论、妥协,最后达成一致,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有分工、有合作,这些活动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

在豆芽成长记探究活动中,孩子从最开始的观察发现到参与讨论种子的变化,再到植物的生长过程最后亲手制作美食,自主参与度非常高。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点,给孩子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跟随孩子们的脚步适时支持,教师不要着急给予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去面对问题,独立思考,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去提出问题和探索答案,当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会开始想办法求助他人。对于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探索的结果,而是探索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种他们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身边一切学习资源的能力。整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参与、主动观察、主动分享自己的小发现,他们的自主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指南》中科学领域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通过孩子亲身经历豆子的发芽到长成豆苗、豆荚、豆芽,孩子们对生命的意义开始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更加喜爱和亲近自然,并且在大自然中去感知、去探索、去热爱植物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