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小衔接
不是翻山越岭,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政策背景真实现状
2024年3月,教育部就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衔接,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日益重视幼小衔接工作,一些发达城市也率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幼小衔接工作予以科学指导和规范实施。然而现实中由于缺乏正确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导致一定比例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后适应不良,面临多种困难。
孩子无序,家长焦虑,再加上不良机构贩卖和制造焦虑,校方和老师对此没有有效应对方案,往往也容易陷入茫然和无力的困境。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01.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作为幼小衔接的主要方式
幼小衔接的产生源于幼儿与小学生的身心差异,由于二者发展水平和教学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适应,由此产生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大部分幼儿园由于缺乏有效借鉴经验,往往采用与小学相同的教学方式,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一切教育活动都服从于唯一的教学目的,即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
02.教师的观念有所更新,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是认识方面的提高并不等于教育行为有了转变。
03.家长理念落后陈旧是幼小衔接难以有效顺利进行的关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小衔接在很大程度上要有家长的参与才能很好地完成。由于传统的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终身发展。
这些都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无形的压力甚至是阻力,致使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还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幼儿步入大班后,意味着距离小学生活越来越近了。那么孩子入学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够顺利开启小学生活呢?学前专家,提出了【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概念,并将学龄前儿童需要具备的能力划分为八大能力。
那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入学必备的这八项能力呢?这份最全能力清单分享给我们幼儿园的家长朋友们!
包括空间关系、视觉辨别
【培养方法】
将不同的图形组合成复杂的图形
根据自己的记忆摆出看到的图形
排开让孩子看一段时间并记住
15秒后收走,让孩子依次排出
让孩子说出来,也可加大难度
略有差别的画
让孩子闭上眼睛
衣帽、鞋袜等是什么颜色的
留下一个小夜灯
让孩子体验空间变化的奇妙
看一幅图画1到3秒
把呈现的图案画下来
练习比较物体的大小
用手触摸物体来验证视觉结果
一幅有色图形
让孩子对应涂色
包括听觉辨别能力
和听觉混合能力等
给孩子读一组词
(如听出动物、水果)
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传声的词汇可以由易到难
并加以分辨做出反应为目标
找出相应的图片
示范一种节奏
教师在离园前或者家长
详细回忆一整天的活动内容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期
古诗词的节奏感
语言能力有有着良好作用
不仅可以锻炼口才
复述不同于朗读
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
运动协调能力
各种各样地跳;平衡扔与接;精细肌肉动作
这项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
准备足量的篮球
拍球能促进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孩子的耐力
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平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
和运动能力的养成帮助很大
用筷子夹东西
这是一项很考验孩子耐心的游戏
成就感满满
包括听觉到动觉与视觉
视觉——言语或动作
【培养方法】
然后画出来
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有黑色条纹的袜子等
亲子小游戏
让幼儿模仿各种
手影游戏是传统游戏
可以锻炼孩子的眼部
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孩子
更能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和孩子聊天
在孩子的后背画图
让幼儿来猜
包括数数;分类;排序
训练幼儿
准备一些动物卡片
让幼儿按照大人的要求
老师出示小猫,说叫两声
准备一些物品
孩子把物品说出来
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通过钓鱼游戏
注意力和判断能力
电梯、车牌号等
比如,十个数之内
让幼儿理解
比如,走路到幼儿园
训练幼儿的估算能力
来训练幼儿的计划性等
正确接受理解他人言语
音量适当,表达流畅
体态及肢体语言的应用等
比如,前往超市买东西
都是培养孩子
参与游戏的过程中
父母可以先提供一个话题
找一本孩子看过的图书
按照故事线索进行排序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
同情分享、处理冲突
自控能力、人际交往等
用绘画、音乐、表演
通过自我表扬、表扬他人
自我赏识、欣赏他人的能力
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
等培养同理心
如果孩子在学校发生了
发生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
通过录像、图片描述场景
哪些不是,该如何纠正
让孩子模仿、扮演
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学会整理书包、爱护文具
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帮忙开关窗、扶桌椅、扫地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
学会忍让,不讲脏话
正确接收、理解他人言语
懂礼貌,会合作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以及学习自信心等
热情的对待孩子的问题
让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情
排除各种可能分散
可以用“走迷宫”练习
让幼儿自己安排一日生活
“我的周末计划”等
逐步提高幼儿的独立性
鞋子放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鼓励孩子坚持、不放弃
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可以请孩子复述
大人说话时不要啰嗦反复
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想法
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空间
掌握大量的词汇
每天陪孩子阅读半小时等
良好用眼习惯的关键期
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
孩子的入学能力,不是一学期或者一个假期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家长长期的坚持培养以及长期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才能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从而成为一名健康合格的小学生。幼小衔接的准备不是提前,不是抢跑。入学的身心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从引导、尊重、做起,让我们携手共行动,用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END-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