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综合 > 大班教育 > 正文

幼儿园教案|省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0篇(五)

幼儿园教案|省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0篇(五)大班数学教案裙子中的秘密(按规律排序)活动目标:   1、通过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尝试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装饰

幼儿园教案|省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0篇(五)

大班数学教案裙子中的秘密(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通过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尝试按规律进行排序。 

幼儿园教案|省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0篇(五)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装饰后的裙子一条、字卡(图形、物体、大小、颜色)、固体胶、粘贴小图片若干、各种玩具若干、串珠珠若干、排序图样4种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裙子,让幼儿观察,找到裙子上的秘密。   ——红红小朋友的生日马上到了, 赵 老师为她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条裙子上面藏着很多秘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秘密。引导幼儿找到裙子中的四处秘密。(幼儿每说出一个地方,师将准备好的图案依次出示)   ——小结:原来领子和袖口、腰带、裙摆都有秘密的,领子是按照物体的不同排队的,(出示字卡:物体);袖口是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图形);腰带是按大小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大小);下摆上的图案则是按颜色的变化规律排队的(颜色),这样的排队就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展示已排好序的图样,让幼儿观察,分析出各种图样属于以哪种变化为规律排序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图样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序的呢?   三、幼儿尝试按规律排序。   ——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有规律的排一排吧。   ——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有规律排序除了排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呢。   ——我们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有规律地表示出来。(分成两组喵汪汪,喵汪汪、喵汪汪)   ——我们用动作来试试看(如:小鸡小狗小猫的动作,重复三次)   五、幼儿分组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装饰衣服、铺地砖、串彩链、围围墙),进行按规律排序。   ——红红准备在她生日那天开个“生日PATY”,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让我们去帮忙,你们愿意吗?四个小朋友一组,在工作之前,每一组要商量好用什么规律来进行排序。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帮助。   ——展示作品,师幼一起评析。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请小朋友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有规律排序的东西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运用到有规律的排序呢?(观看电脑)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里有那些地方也是有规律排序的呢?请你把它画来来,明天带到幼儿园来一起交流,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多边形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2、观察和比较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3、培养幼儿观察、辨别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挂图“美丽的窗户”2、学具准备::“多边形”彩色小珠子、彩色笔若干。用彩纸剪成五边形至十边形卡片(做成伞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纸样。   3、《操作册》P45——46页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小动物们的房屋装修好了,只乘下窗户没有刷上彩色油漆,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看看小动物们家里的窗户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3、给每个窗户涂上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   4、讨论说说在生活动中见过哪些边形的物体如密蜂的蜂房是正六边形的,伞面是八边表的。   5、操作活动。   幼儿拿学具“多边形”,触摸多边形,感知多边形的基本特征。与多边形卡对应摆放,加深地多边形的认识。   6、作业: (1)、描一描是和边形,并将数字写在图形中间,再把相同的图形连在一起。   (2)、小密蜂迷路了,让我们来帮它找找吧!仔细观察花园里的花坛,数一数它们都是几边形的。按照顺序依次从五边形走到十边形花坛,中间不能重复,请画出线路。   7、作业讲评。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 2、懂得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钟面四个(7:008:009:0010:00)模型钟一个幼儿每人一只纸钟面、一日生活图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小明的秋游》,引导幼儿看时钟的兴趣 二、和幼儿一起讨论,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1、小明去秋游了吗?怎么没去成? 2、他应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 4、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讨论时教师及时出示四个钟面 三、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正确辨认整点 1、单独指一个钟面,认识分针、时针 提问:钟面上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长的细的是分针,粗的短的是时针 教师逐一指四个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幼儿辨认 2、找一找四个钟面上的共同点,藏着什么秘密 师:故事里提到的时间7点8点9点10点都是整点时间,你们发现在整点色时候,分针都是指着谁? 小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钟 3、教师指钟面,请幼儿说出整点时间 四、教师拨时钟,幼儿指出错误 教师先说出整点时间,然后将分针或时针拨错,然后请幼儿指出错误在哪儿 五、教出示大钟,拨出整点时间,辨认整点时间1、教师将时钟藏于身后,先拨出时间,再出示 2、请个别幼儿拨时钟,大家说一说是几点钟 六、幼儿在纸钟面上尝试拨时间 1、教师讲述自己起床、上班、下班、睡觉时间,请幼儿在纸钟面上拨出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一日生活时间,其余幼儿在纸钟面上拨出 3、教师渗透早睡早起,有序生活教育内容 七、看图画时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1、教师出示幼儿生活情景图,并示范在钟面上画出整点时间,强调时针画短些、分针画长些。 2、幼儿进行看图画指针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四季舞会(按规律排序)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序的。本次活动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以“四季舞会”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设计排序方法、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2.重点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排序方法、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难点:发现物体递增、递减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   3.大胆设计排序方法,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2.物质准备:   (1)彩旗两条:一条按红黄蓝规律排序;一条按2红2绿规律排序。   (2)彩链两条: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增的规律排序;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减的规律排序。   (3)幼儿操作《幼儿用书》17、18、19、20、23、24页,双面胶、绳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以“四季舞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最近我们一直在讨论四季,四季真美丽,我们开个四季舞会好吗?   (2)大家一起来布置会场,我们该如何布置呢?   (3)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布置会场的方法,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评析:这一环节是导入环节,通过与幼儿讨论布置会场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彩旗和彩链的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彩旗1,提问:这条彩旗上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它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旗2,提问:接下去应该怎样排呢?为什么?它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   (3)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旗,一条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如果把颜色的规律改变就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旗。   (4)提问:你想用什么颜色,排列成一条有规律的彩旗呢?   (5)教师出示彩链1,提问这条彩链有个什么秘密?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什么颜色没有变?绿色是怎样变化的?   (6)教师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   (7)教师出示彩链2,提问这条彩链跟刚才的一条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8)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   (9)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链,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如果把数量改变也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链。   评析:这一环节是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此时教师主要通过实物演示并伴随语言的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规律,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3.幼儿自主探索物体排序规律。   (1)教师介绍两种不同的操作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设计彩旗和彩链,每张桌子上的材料都可以去做,大胆设计,细心操作。听到音乐回到座位上。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幼儿的亲手实践,动手操作,使幼儿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内化对排序的理解,自主探索物体的排序规律,由一般规律的排序到学习递增递减的排序。   4.活动讲评   (1)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操作材料,要求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请幼儿跟自己的同伴大胆介绍自己设计的彩旗和彩链,说出排列规律,互相检查。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列的,请小朋友们回家注意观察,下次我们再来交流。   评析:活动延伸,布置任务请小朋友观察生活中的排序规律,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境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我给他们排排队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出示穿好的项链   提问:1、这条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   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认识正方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正方形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正方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等基本特征。 2、能观察发现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特征。 3、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生活中正方体的物体。 2、物质准备: 教具:数字魔方(一个大正方体纸盒,每一面上有一个数字,分别是1—6)。 学具:《幼儿用书》P15-1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剪刀、胶棒或糨糊,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小老鼠的宝贝。 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引起幼儿兴趣:小老鼠自从和大老虎又和好以后,它意外地得了一个宝贝,两个好朋友可喜欢这个宝贝啦!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2、初步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大正方体的一个面(将其余面用布盖起来)这个宝贝是什么形状? (2)将整个正方体全部展示在幼儿面前,再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魔方。 (3)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抛盒子。 师幼共同商定游戏玩法:先抛扔这个正方体的大魔方,当魔方停下来,看上面的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师幼共同游戏几遍。 4、制作正方体。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幼儿数一数,它是由几个正方形的面组成? (2)师幼共同观察展开图,讨论制作正方体的具体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 5、游戏:抛数字魔方。 (1)幼儿两两结对,商量谁先掷盒子,进行抛盒子的游戏。 (2)抛出盒子后,幼儿根据盒子上面的数字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进行跨步游戏、比大小游戏等。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继续感知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独立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敢于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出要与幼儿玩游戏,随后讲一讲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它后面的一个数字。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当全体幼儿玩的比较熟练后,可以与小组的幼儿玩。   教师说出游戏的另一个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说出它前面的一个数字。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   (2)学习4的加减法。   教师依次出示三幅图,请幼儿说出其中的含义,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接着,教师请幼儿为图列出算式,个别幼儿列,集体进行认读两遍。   2、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减算式。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又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正确区分加法题和减法题,最后,为三幅图列出算式。   (2)看图形找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特征,分别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上打√。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读一读算式,并带领全班幼儿一起读一遍算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用词是否正确。对用词准确、计算正确的幼儿给予全班表扬。

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学习6的组成)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小组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6歌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房子图写分合式,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38页),看房子分类图,请你先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再用数字记录,最后写分合式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介绍“小鱼游游游“活动,教师记录幼儿分合的结果,师生共同检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复或遗漏,得出6分成两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互补关系:总数不变,两个部分数,一边数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就越来越小

大班数学教案圆柱世界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2、在操作中感知数量的趣味。准备:1、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2、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或硬币状的替代物。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宝宝,还记得吗?(让幼儿说一说)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新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游玩“圆柱世界”(1)、幼儿看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2)、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你拿的是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3)、介绍圆柱体(4)、幼儿互相交流。三、感知圆柱体的特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圆柱体与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吗?”(1)、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2)、幼儿相互交流探索的结果。四、操作体验(1)、教师取出硬币问:“这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把硬币变成圆柱体吗?”(2)、幼儿探索将硬币变成圆柱体的方法。(3)、幼儿叠硬币,将圆形变成圆柱体。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探究精神。2发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3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特征。活动准备:圆圆世界(内有圆圆的会滚动的物体)白纸 篮子 胶泥 表格40份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老师带领幼儿复习圆的特征,并请幼儿进入圆圆世界。(二)展开活动1幼儿第一次尝试。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归纳,提炼球体特征,并用记录的方法展现球体特征。3教师小结球体特征。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选择所拿物品。5教师指导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并帮助个别幼儿分析所选物品是否球体。6请幼儿想一想,并说出生活中的球体 。活动结束请幼儿用橡皮泥给圆形娃娃做一份是球体的礼物。活动延伸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表格。

大班数学教案:彩色图形找朋友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多种图形   2.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参考图、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 1.彩色图形来了……(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2.彩色图形找朋友。   (1)教师出示参考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性。   “彩色图形要找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看,它们找到朋友了。它们什么地方一样,成为朋友呢?”(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从形状、颜色、大小三个方面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3)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出标记并放在参考图上。   (4)师幼进行检验讨论。   (5)教师可将彩色图形换下,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共同特征,可进行两遍。   (6)小结:原来彩色图形喜欢找有两个特征相同的图形做朋友,它们有的形状相同,有的颜色相同,还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图形进游乐场。   (1)出示空白表格   “彩色图形来到游乐场门口,可是却不能进去,因为进游乐场要符合条件才能进。”(2)教师边说边将红色和正方形标记贴上。   “原来要符合红色和正方形两种条件才能进。那么,谁能来做检票员把关呀?”(3)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4)师幼检查。   (5)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集体做“检票员”“这个游乐场很神奇,瞧,这次进去的条件变了。”教师边说边贴标。   (6)师幼一起讨论需要的条件。   “原来这次要进游乐场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黄色的,还要是大的。谁愿意来做检票员?”(7)请全体幼儿一起找一找并贴在表格中。   (8)师幼检查讨论   (9)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第二次集体做“检票员”。   (10)师幼讨论检验。   (11)小结:原来要进游乐场还必须符合两个特征条件呢,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不能进去。彩色图形们让我感谢你们的帮忙,现在它们已经在开心地玩了。   4.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幼儿用书第31页。   (2)讲解题目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   5.评价活动   (1)教师出示一本幼儿的作业,逐个进行讨论验证并用举手、互查等方式检查孩子作业的正确率。  

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大班数学《6的组成》   执教者:周玉亚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巩固对分合号的认识,能用分合号进行记录。   3、乐于探索,并能边操作边记录讲述。   4、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1)小鱼六条,记录纸,房子图一张。   (2)分合式复习卡、数卡若干张。   2、学具:(1)小箩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操作材料,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2)《幼儿用书》第38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复习分合式,看看哪一列火车开的最快。(出示分合式卡片,开火车复习)   2、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碰球游戏”,眼睛看好黑板上老师贴的数字,数字是几,我们就做几的碰球游戏。(分小组进行碰球游戏)   二、自主学习6的组成。   1、教师:每个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有一个箩筐,每个箩筐里的东西都不太一样,但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6个,现在要请小朋友帮你箩筐里的东西来分一分家,把他们分成两个家,看看有几种分法,一边分,一边把它记录下来。(幼儿操作)   2、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有几种分法,是怎么分的。(请两位幼儿说一说分法)   三、探索学习6的组成   3、教师:今天我们教室还来了一群客人呢,看看我们的客人是谁啊?(出示鱼的图片)数一数一共来了几位客人?(6位)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些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不同,有的鱼在吹泡泡,有的鱼不吹泡泡)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帮帮这些鱼,给它们分一分家,(出示房子图)把鱼分到两个家里面去,并且要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请一个小朋友操作)幼儿操作后,教师记录分法,除了可以根据鱼的大小来分,还能根据什么来给小鱼分家,(按照颜色分,请小朋友操作,教师记录分法)除了根据大小、颜色分,还可以怎么分,(吹泡泡,可以分成3和3)现在6已经有了3种分法,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四条绿色的鱼住前面,两条红色的鱼住后面,6可以分成4和2)。   4、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现在6已经有了几种分法了,(4种)告诉你们哦,6有五种分法,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了,看谁最会动脑筋,能想出6的第五种分法(请小朋友操作,找出6的第五种分法,5五条小鱼住前面,1条小鱼住后面,6可以分成5和1)   5、教师:现在6的五种分法我们已经都找到了,请你观察一下6的五种分法,仔细看前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的(顺数)。我们按照顺数的顺序来分,这样就不会漏掉了,就能很快地把6的五种分法找出来。   四、游戏巩固6的组成。   1、教师:6的五种分法我们已经全部找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分合式。(分男女小朋友念)   2、教师:数字宝宝要跟我们小朋友来做游戏了,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师拿掉几个数字,纸上只剩一个数字)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一看,哪个数字少掉了,要把6的分合式说出来哦。(分小组进行游戏,多次玩游戏)   五、讲解操作作业,理解操作要求。   1、教师:请你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然后把你的分法用数字记录下来。   2、教师:书上还有很多的分合式需要小朋友动脑筋把它们填写完整,请你开动小脑筋,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3、孩子自主操作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测一测 量一量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

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

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环境创设:

1、户外。

2、长短绳子、各种尺(长短直尺、卷尺、三角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

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测)

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

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

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

1、粗细:

(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在记录纸上记录)?什么方法测量的?

(2)、(选择用绳子测量的)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

(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有的测底部、有的测中部)

2、高矮:

(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

·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测:用尺无法测量高度时可目测)

·怎么记录?

(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直接测量)

(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

·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

·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树医生

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

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单双数活动名称:有趣的单双数

设计思路:我们学校是围棋特色学校,“科学认读”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我在孩子们下棋前的“猜先”活动中发现,这个就是“单双数”,所以,我就把这个内容提前上,让孩子了解单双数。

活动要求:1、结合围棋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围棋、记号笔、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猜棋”我们小朋友都会下围棋,今天老师就用围棋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棋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把棋子,数一数有几颗棋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2、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放在这块有一个绿色磁铁的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放在2个红色圆点的黑板上。幼儿操作。

(2)师生共同检验: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

(4)对啊!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那么,在我们下围棋的时候,哪里会用到单双数?(猜先),对了,在猜先的时候我们要用到单双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次“猜先”好吗?

3、寻找单双数——游戏“捉迷藏”

(1)单双数在围棋中要用到他,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单双数。现在他们就想我们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画面)单数和双数就躲在这幅美丽的画里,你们找找看画里的哪些动植物是双数,哪些动植物是单数,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等会来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再次操作

(3)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个别幼儿介绍)我知道小朋友都想介绍给大家听对吗?好,现在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单双数。(生生互动)

4、结束: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动物叫声

目的:

1、培养幼儿的倾听力

2、学习动物的叫声准备:1、五种动物的图片、挂件。2、录有动物叫声的磁3、图谱一张。

过程:

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幼儿坐到位置。“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放录音一遍。“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幼儿自由说。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听出来了,它们是小猫,小狗,小鸭,公鸡,青蛙。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1)放录音“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图片)”“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谁愿意把你学的叫声,来叫给大家听一听呢?”每次叫四五个幼儿。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

1)、幼儿自由选挂件。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了,那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小动物要我告诉大家,你们去选它们时,要一边学着佗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如果小动物没有听到你学它们的动作,你学它们的叫声,那小动物就不请你了,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现在你们都到了小动物家里了,都成了动物宝宝了,老师就请动物宝宝们来做游戏,当你听到录音机里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放录音,游戏一遍。现在,小动物都听到自己的声音站起来,那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录音机里放的是谁的声音,听到是谁的声音,就请这个小动物一边发出声音一边做动作,坐回自己的家。放录音游戏一遍。四、看图谱,学儿歌森林里的其它动物看到你们今天这么能干,它们也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①老师念儿歌一遍。②引发兴趣,这首儿歌里有五种小动物的叫声,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动物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幼儿跟念儿歌一遍。小结:今天,动物宝宝学会了自己的叫声,又学会了好听的儿歌,现在,请被请到的动物宝宝跟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但是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到我们这边来,听到了吗?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 种子排队种 子 排 队-------大班数学活动 靖江市城南幼儿园 张 丽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 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二) 活动准备:

1. 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红豆各十颗)。

2. 纸板。

3. 海洋球、乒乓球各一个。

(三)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看看桌上有什么?幼:蚕豆、黄豆、红豆。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种子。

2. 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 讲解操作要领。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幼:黄豆、蚕豆。师:排队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 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 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红豆有几颗?(幼:十颗),黄豆有几颗?(幼:十颗),蚕豆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

(4) 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幼儿A: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幼C: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 师: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 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 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幼:种子标记,线。师:这三条线怎么样?幼:一样长。

(2) 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

(3) 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A:一样,幼B:不一样。

(4)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

(5) 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 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6) 讲述操作结果。幼A:不一样多。幼B:红豆用得最多,

(7) 蚕豆最少。

(8) 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9)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 师手拿海洋球、乒乓球。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幼: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幼: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 游戏:过小桥。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

(3) 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

(四) 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完过小桥的游戏吧!

大班数学排序《裙子中的秘密》评课稿

大班数学排序活动《裙子中的秘密》评课稿   ——华士中心幼儿园   观摩了大班数学活动《裙子中的秘密》,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述:   一、选材贴近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孩子们随时会观察到、感受到有规律的排序的物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和节奏感。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赵老师选取的这个内容来源于生活。另外,赵老师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利用孩子平时经常体验的过生日这个情节来展开活动,一方面贴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发起了孩子学习、发现的乐趣。   二、目标制定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那么从王老师对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全面、具体的,她从能力、知识、情感来制定的,在目标的制定时也考虑到了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活动中,赵老师也紧紧围绕着目标来开展每个环节。   三、过程注重探究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赵老师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了便于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希望尝试的欲望。赵老师始终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观察、分析、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孩子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孩子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了“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   四、环节紧凑有序。   本次活动设计条理清楚、从易到难、层次分明。赵老师从“发现裙子中的秘密”引起孩子“找秘密”的兴趣;随后又通过孩子的观察、老师的总结得出排序的规律一般可以分成这么几大类;接着再通过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种规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散了孩子的思维;最后又回归到生活,激发起孩子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排序现象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幼儿至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兴趣,活动效果好。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案例:   当我刚说完:“现在我们开始玩区域游戏。”这句话时,孩子们马上就显得特别的兴奋,个个都想去“笑笑超市”、“理发店”、“乐乐家”扮演一下角色。在“笑笑”超市里。“营业员”殷慕月、陈畅忙的不可开交。“这个是三块钱的。”“这个贵一点,要5块钱。”“你付钱了吗?”而小顾客们,夏楠、刘洋、岳烨君、李毅等都在疯狂的购物。“我只有一张钱了。”“我要买这个口香糖,要多少钱?”“这个是什么啊?我要买一点这个葡萄。”分析:  孩子们看似对买卖东西很明白,很了解,但是在一买一卖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首先,孩子们对钱的了解。比如说“小顾客”刘洋问“营业员”殷慕月:这个口香糖多少钱?营业员回答:这个两块钱。但是当刘洋付钱的时候,给营业员的却是一张5元的“纸币”。他们根本就没有看纸币上写的是多少钱。   指导策略: 在纠正孩子们对付钱的错误的认识的过程中,我觉得可以在每一样商品上写上价格,然后在孩子们付钱的时候,要求孩子对应相应的价格付钱,上面是什么数字就应该付相应数字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