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而带不同年龄班孩子的老师有不同的难:比如小班老师面临的最直接的“难”是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情绪,而大班老师面临的最大的“难”则是幼小衔接问题。
大班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也是与小学衔接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正是如此,很多家长也会因为焦虑孩子即将面临的入学问题而格外关心大班老师的幼小衔接工作:
“我们大班教不教写字和数学啊?不教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怎么办?”
“我看有些孩子都去额外上幼小衔接班了,我们要不要也去上啊?”
……
除了本身幼小衔接工作的压力外,再加之面对家长的种种灵魂拷问,大班老师想必也会格外焦虑。那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到底该怎么做呢?看完今天的文章老师们就明白了。
01/
到了大班才开始做
在幼小衔接工作上,很多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有这样的理解误区:认为小班和中班没有幼小衔接,或者说可以不用做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工作到了大班才开始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2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附件1《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幼儿园应……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这也就是说,幼小衔接并不是从大班才开始,而是从孩子步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并且贯穿幼儿园三年教育的始终,只是重点在于大班。
换言之,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儿园应是全程准备,如果等到大班才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或者才开始做幼小衔接,那已经晚了。
02/
衔接的是什么?
弄清楚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从什么时候开始,接下来大家则需要厘清幼小衔接到底衔接的是什么?幼小衔接是不是就是教孩子学习拼音算术写字就是了呢?当然不是!
《指导意见》针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等同于小学教育,它不仅仅是教授孩子认几个字,会几道算术题那么简单,相比知识的准备,建立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反而才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
具体来说,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包括四大准备: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而这四大方面内容要有机地融合和渗透,切忌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准备,更切忌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正如《指导要点》提出的目标:要做到以上四方面内容的“全面准备”。
? 身心准备
身心准备被置于首要位置,这也就意味着对幼儿来说,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身心准备是做好过渡的重中之重。
身心准备又分为身体方面的准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具体包括向往入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四大发展目标。即步入小学前,教师要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让孩子对于小学的生活充满兴趣和期待,同时还要让孩子保持健康良好的身体状态,这可以说是孩子顺利步入小学的基础。
? 生活准备
生活准备则是指孩子步入小学生活需要具备的基本生活能力和生活习惯,具体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和参与劳动四大发展目标。
在幼儿园,老师会提醒每个孩子喝水、上厕所、睡午觉、穿脱衣物……但到了小学,老师更多精力是放在孩子的知识学习上,这就要求孩子必须学会独立,懂得照顾自己。如果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很可能会因此出现消极厌学的情绪。
? 社会准备
社会准备是指孩子愿意与同伴交往,能积极适应集体,有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具体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和热爱集体四大发展目标。
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孩子能否融入新的集体,能否适应新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于对于孩子们小学生活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学习准备
这里的学习准备不单单是指知识能力的储备,更多是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具体包括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四大发展目标。
也就是说,即使在学习准备这一方面,单单说教孩子拼音数学就是幼小衔接也是不科学的,从小培养孩子爱学习、想学习、会学习的情感和能力,远比会几道算术题重要。
03/
做好幼小衔接?
虞永平教授曾这样说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并不是老师专门精心设计的一堂课程,而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衔接。然而,想要“自然”和“无痕”,这其实对于老师的要求更高。那如何才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自然而然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 了解不同年龄班幼小衔接的侧重点
虽然前面提到了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四大方面的内容,但由于不同年龄班的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有所差异,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内容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不同年龄班的老师在做幼小衔接工作时,可以从优先从以下内容入手:
? 小班:健康体魄、积极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
? 中班:幼儿语言发展,幼儿的倾听与表达,阅读与前书写能力,鼓励幼儿与同伴、成人间的交往合作
? 大班:结合主题课程,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和为入学做准备的意愿,同时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 创设处处蕴含教育价值的环境
在幼儿园里,孩子的许多经验都是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习得的,所以无论是区域布置、材料投放,还是班级外走廊设计、墙面打造,都要基于儿童视角,从儿童的发展出发,真正创设一个处处蕴含教育价值的环境,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比如在班级里创设一个温馨、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就会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进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这远比老师开展专门的识字活动有价值得多。
又比如,在制作区角标识时,除了有图片、符号标识,还可以有文字标识,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阅读需求。甚至老师还可以邀请孩子制作标识或者班级规则等,让孩子愿意主动地去写写画画。
图片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启夏幼儿园
再比如楼梯间的有意环境。孩子们在日常上下楼梯中或许就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数学、时间等方面的认知经验,这不比老师在课堂教1+1=2有意义得多么?
? 敏锐捕捉游戏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孩子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认知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渠道,也为孩子们步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乐山市市中区土主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自己筹办了一个“桑葚节”,孩子们自己讨论分配桑葚节的任务、制作logo、调查表、采摘桑葚、制作指路牌、邀请函等等,最后成功举办了桑葚节。
在这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时间管理能力、责任意识、意志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以强化,可以说是远比一堂专门的幼小衔接课有价值。
又比如,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机关幼儿园,一群大班下期的孩子基于对小学生活的期待,而自发生成了搭建“小学大门”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自己设计大门,合作讨论解决门不稳、太小等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更换材料、测量等方式最终搭建了又高又稳的小学大门。
在活动中,孩子们解决问题、社会交往、合作协商等能力不仅得以提升,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使孩子做好上小学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
? 家园保持教育理念和行为同频一致
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不只是孩子和老师的需求,更是家长的需求,尤其到了大班,很多家长的点都会放到幼小衔接上,甚至要求老师教拼音、算术,这也使得大班老师的幼小衔接工作很难做。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家长与老师保持教育理念和行为同频一致也非常重要。
所以,在刚升入大班时,老师可以通过发放家长问卷的方式了解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家长最为关心的点、家长最想幼儿园做的工作,以及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其次,老师还可以开展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做了些什么,提升了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让家长和老师达成一个良好的共识,另一方面也是缓解家长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的焦虑。
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或家长课堂的方式,让家长沉浸式体验幼儿园活动能够提升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目的在于让家长知道,幼儿园不是教授枯燥学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小衔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它不能单单靠大班这一年,更不是教几个拼音算术那么简单。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就必须从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以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和日常活动为着手点,真正让孩子从幼儿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小学。
(特别说明:本文所有图片未经读懂儿童授权严禁盗用,违者必究。)
温馨提示:点击文末左下角“”即可获取【幼小衔接指导手册】一份!
快点击下方链接购买【环创】精品课程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创作 | 橙子
审核 | 李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