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信群”“QQ群”等班级群逐渐成为家园沟通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教师通过班级群汇报孩子的在园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通过班级群更直接、更迅速地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班级群也是一个小型社会,不少晒娃的、炫富的、请教的、质疑的、声讨的……各种声音混杂其中。你所在的班级家长群,是这样的吗?
◇ 点赞夸夸群:“没过几分钟,刚发的通知就迅速淹没在各种鲜花点赞中。”
◇ 炫富晒照群:“每天讨论的不是幼儿情况,而是这叫法拉利、那叫普拉达。”
◇ 集赞拉票群:“我是投呢?还是视而不见呢?这感觉,大家都懂的。”
◇ 隔空互怼群:“有点小摩擦,群里先开战。明明可以私下调解,非要弄到被集体围观。”
对教师而言,家长群处理得好就是家园纽带,处理不好就是“炸药包”。如何真正发挥家长群的作用,使之成为家园沟通的利器呢?
“家长群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积极意义有目共睹。家长群出问题,问题不在群,而在于教师和家长缺乏规则意识和边界精神。”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杜绝家长群中的各种乱象,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每位群成员了解并遵守群规则,这才能为家长群的良性运转做好准备。一般来说,班级家长群的建群规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为了让家长、教师全面细致了解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及状态,双方围绕教育话题进行分享、讨论、交流,提高双方的教育理念及教育策略,特设立班级家长互动平台。
班级教师及家长,不得邀请非幼儿家属进群(有的班级限幼儿父母入群,大家可根据本班情况灵活选择);实行进群实名制,进群后的家长应将个人名片修改为 XXX 妈妈/爸爸。
交流时间可定在早上 8:00-晚上 10:00,每晚 10:00 以后休群。
在交流方式上,共性问题群内交流,个性问题私下交流。如有家长就个性问题在群里发出言论,教师或家委需及时提醒家长进行私聊。
■“四准”公约
1.可发布通知公告、活动内容。
2.可发布育儿心得和成长点滴。
3.可发布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4.可发布宏扬社会正能量的内容。
■“四不准”公约
1.不发涉及敏感话题的信息。
2.不发违背社会良俗的内容。
3.不发涉及广告、投票、点赞的内容。
4.不发恶意人身攻击、破坏幼儿园形象的内容。
?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不暴露幼儿及家长的私人信息;聊天的语言应积极正面;与家长对话时,应一视同仁。
?不在群里单独点名“批评”,如果个别孩子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级群中与家长交流。
?试着在部分通知后加上“免回复”之类的话语,可避免大量冗余信息的干扰。
?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教师带班期间不回复群内信息,紧急情况请致电。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