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做一天的文明人也不难,但长期坚持却不简单。
有句话叫“习惯成自然”,当这些文明行为不断重复,就会像每天早上起来要刷牙洗脸一样,成为孩子语言、行为中自然发生的事,而不再需要去刻意去遵守。
三大领域目标及方法
01 健康领域
目标: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4岁幼儿如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
4—5岁幼儿如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知道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5—6岁幼儿如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主动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
02
语言领域
3—4岁幼儿如何养成文明语言习惯?
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4—5岁幼儿如何养成文明语言习惯?
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的声音大小
5—6岁幼儿如何养成文明语言习惯?
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
能根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悲伤时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03
社会领域
3—4岁幼儿如何配演基本行为规范?
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需要归还
4—5岁幼儿如何配演基本行为规范?
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知道接受了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04
有利的环境
要想孩子养成文明行为,最重要的是环境。因为这些行为首先不是拿来教,而是靠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幼儿园的环境、社会环境等,在这些环境里人们应该是非常有礼貌的,大家都举止文明。
示范是潜移默化的,家长起好带头作用很重要。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尊重别人,但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对长辈不尊敬或是对他人很苛刻,当孩子看到你的行为不文明,这时再讲道理也全部都抵消了。
当然,道理还是要讲。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告诉孩子。比如去别人家作客前,有些事情和孩子要有所约定,像是穿戴整齐,敲门问好,主人不允许的不要做,不要打断长辈的交流等,不要让孩子觉得到可以无法无天。
当儿童出现文明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具体地表扬,不能只是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而是要说些具体的优点“今天过马路你过得非常好,能够学会看红绿灯,耐心等待。”
但注意不要过度,不要太张扬,有时候甚至是摸他一下,点个头,孩子就觉得,爸妈说我这个行为是对的,于是重复这个行为就会出现。
当儿童发生不文明行为时,家长一定要注意态度坚决。比如在火车上打搅别人,有些家长会说,孩子还小,算了,并希望旁人原谅孩子,其实这不对。如果在公共场合,孩子有这样不文明行为,家长应该坚决立刻制止,并把他带离这个场景,而不是认为大人应该原谅小孩,孩子也是要做规矩。
幼儿园和家庭要有一致的要求,幼儿园提的要求家长一定要配合。此外,家庭成员之间要有默契,祖辈或是夫妻之间做到要求一致,不能一个抓的很紧,一个可以无所谓,不然孩子就会很难辨别到底应该遵循谁。推荐 | 10首最美国庆节儿歌,请大声表白祖国!(附手工国旗制作方法)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