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升小的难度、跨度丝毫不亚于小升初与初升高,某种程度上会更甚。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孩子一般会面临六大变化:【学习内容】从具体生活走向抽象内容
【学习方式】从游戏为主的活动走向以符号为媒介的学习
【社会期待】从基本没有压力的“小朋友”走向承载了家庭更多期望的“小学生”
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孩子在初上小学时会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上课坐不住、做事情磨蹭、不愿意上学。
适应得好的,则表现为:学习能跟上、活动能合群、生活能自理。因此,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到小学一年级初期的这个阶段,对孩子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十分重要。
那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呢?我们需要在哪些具体方法上着力,以帮助孩子走好这人生关键的一步呢?建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如何让孩子爱上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呢?所以上小学前,做好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这样做:
1、用语言引导:用轻松的语气告诉孩子将要进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2、用榜样激励:请身边其他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给自己孩子讲讲上小学愉快的经历。
3、走进小学亲身体验:带着孩子走进心仪的小学参观,如果可以,最好能让孩子体验一节小学的课堂。
4、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5、出现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给予积极的暗示。如:“宝贝真有毅力啊”“你做得不错,但如果……可以更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
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在幼升小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孩子五种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定时入睡,早睡早起,坚持午休。
2、好好吃饭:自己吃饭,少吃零食和路边摊食品。
3、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便后冲厕所。
4、物品还原: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
5、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整理书包。
即“培养孩子适应未来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体验学习的快乐,又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能力的习得会是受益终身的,其中阅读力和专注力两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01阅读力
如果家长能做到如下五个坚持,一定能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①坚持定期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或到书店买书;②坚持每晚半小时亲子共读;③坚持读书,给孩子做好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④坚持为孩子寻找阅读伙伴并搭建分享平台;⑤坚持无压力阅读,在阅读的早期,只和孩子“聊”书,绝不“检查”孩子阅读成果。
可以说,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是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送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
02专注力
1、远离手机
频繁地玩手机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2、关掉电视
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行为,会阻碍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限制其想象力,经常看电视会延缓大脑发育,且这一影响是不可逆的。
3、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但需要特别注意三条:
第一,不能将孩子规则以内应得的东西也延迟满足。
第二,规则以外的,可以满足的,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则应说明原因。
第三,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的,不能哄骗,而应温和而坚定地说明原因。
4、创设环境
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等习惯,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所述及的心理准备、习惯准备与能力准备只是幼小衔接的部分内容,但却是比较核心和关键的几点,做好这些准备,相信孩子一定能够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
花开有期,衔接有度。
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
能力的培养。
帮助小朋友积蓄力量。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以下幼小衔接“四大准备”。
01向往小学
初步了解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希望成为一名小学生,愿意为入学做准备。
02情绪良好
能经常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
03喜欢运动
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能连续参加体育活动半小时以上。
04动作协调
二、生活准备
01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有自觉洗手的习惯,有保护视力的意识。
02生活自理
能按需喝水、如厕、增减衣服;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初步的时间观念。
03安全防护
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遇到危险会求助。
04参与劳动
三、社会准备
01交往合作
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结交新朋友;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发生冲突时尝试协商解决;能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02诚实守规
能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知道要做诚实的人,说话算数。
03任务意识
理解老师的任务要求,能向家长清晰地转述并主动去做;能自觉、独立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
04热爱集体
愿意为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做事情;喜爱自己的班级和幼儿园;初步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01好奇好问
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乐于动手动脑。
02学习习惯
能专注地做事,能坚持做完一件事,遇到困难不放弃,乐于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
03学习兴趣
对大自然和身边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喜欢阅读,乐于和他人一起看书讲故事,对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愿意用数学的方法尝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04学习能力
在集体情境中能认真听并能听懂他人说话,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能较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能说出图画书的主要情节,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能识别上下、左右等方位;能认识并书写自己的名字;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数数、排序、简单的统计和测量等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01心理有准备
孩子刚上小学,肯定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家长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紧张,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们的幼小衔接。
02生活有条理
孩子在幼儿园时,一日的生活中各个环节都会有老师的帮忙,但是到了小学后,学习和生活都需要自己来完成。家长平时非常注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的生活有条理。
03交往有能力
“离开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小学最担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上小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上小学后,不像在幼儿园什么事可以找老师,与同伴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
04学习有品质
孩子天生就会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周末带着孩子走进公园,引导他观察动物、植物,鼓励他多问为什么,并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让他培养观察、探究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家长能够放平心态、不焦虑,用心陪伴孩子,相信孩子都能够顺顺利利地度过幼小衔接。
科学的幼小衔接,
深信每一个孩子,
-END-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