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健康 > 正文

幼儿生长发育心理指标,如何填写“幼儿成长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幼儿生长发育心理指标的一些知识点,和如何填写“幼儿成长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幼儿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幼儿生长发育心理指标的一些知识点,和如何填写“幼儿成长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生长发育心理指标,如何填写“幼儿成长卡”

幼儿多大识字合适

4岁的咪咪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能“读”很多书;同样4岁的仔仔却连个“一”字也不认识。这两个孩子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专家介绍:徐凡(心理学专家,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孩子早晚都要认字,只是这一“早”一“晚”之间,却生出许多不同。有的孩子会因此收获颇多,有的孩子却因此一无所获。该不该让孩子早识字?识字早到底好不好?先让我们来看看6个早识字的孩子和他们带来的三组有趣的对比。

早识字是否能早阅读?

识字越早,阅读兴趣越早

小满从10个月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教她识字。我给她定了不少婴儿杂志,新刊一来,她马上会要求我给她念上面的故事、歌谣。我有时故意不给她念,等她着急了,就说:“满满快识字,认识字了自己就会读,不用求着妈妈给你念了。”所以满满一直对识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她识字多了后,就不满足于她的小画书了,经常要求我们给她买字书看。(满满2002)

识字后反而不会阅读了

超超快5岁了,以前一个字也不认识,但并不妨碍他看书。他会要求大人给他讲上几遍,就基本能复述下来了。有时还会看着画自己编出个故事给我们讲。最近我发现他幼儿园的老师在教他们识字,而且进度不慢,超超已经认识了不少字。但是我发现他最近甭管看什么书,就挑他认识的那几个字读,读完了就把书一扔,再也不看别的了。我觉得识字反而让他不会阅读了。(小超人111)

专家看法:

以阅读为目标,字就是阅读的工具,识字能帮助阅读;以识字为目标,书就成为识字的工具,这是孩子新发现的书的另一个功能,于是阅读似乎离孩子渐远。

成人认为让孩子识字是为了让他阅读,但孩子的目标是在与成人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当识字行为本身使孩子受到鼓励时,这种成就感很容易让他暂时把目标锁定在识字上。孩子会由于目标的偏离暂时放慢了阅读的进展,但是孩子识字的速度更快。随着他识字量及对字意理解的积累,孩子有能力走出只识字不读书的状态。如果这时我们能积极的引导,他会以一个更高的水准重新踏上阅读之路的。

早识字能不能开发想象力?

早识字,想象力早开发

我们的汉字多有智慧啊,有的字特别形象,有的字含义深刻,所有的字都能让人联想很多。我最初教孩子识字时就告诉他这个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念。所以儿子那时对不认识的字会也会有很多联想,想它像什么,该念什么。他现在9岁了,已经写了几十篇科幻故事,故事里充满了想象力。让孩子早识字,更重要的是使他的思维潜力能在汉字的空间感中释放出来。(小申的好爸爸)

识了字,却没了想象力

我听说让婴幼儿早识字有利于右脑的开发,所以我从女儿1岁起就教她识字。她现在识字不少,但是我发现她好像缺乏点儿想象力。比如上星期天,我第一次带她去海洋馆。出门前问她:“你猜猜咱们会看到什么样的鱼?”女儿翻出她识字卡片里的“鱼”字递给了我。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发生过很多次。是不是汉字固定了太多的意义,使孩子的思维也被凝固,不会再延伸想象了?这让我有点犹豫,还要不要再教她识字。(英英的一天)

专家看法:

孩子有没有想象力,跟识字早晚没有关系,跟怎么识字有关系。就像一根树枝、一张纸、一块砖……这些东西本身与想象力无关,但都可以成为促进想象力发展的工具。有没有产生效果,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用了。

当我们常常鼓励孩子根据汉字去想与之相关或不相关的事情时,孩子的想象之门便被这种训练打开了。而当我们只把字作为一种符号来教给孩子时,他的识字过程就会成了对与错规则的体验,孩子也就被训练得不敢有“非分之想”了。

早识字一定带来自信吗?

识字早的孩子有自信

甜甜上学前已经认识近2000个汉字。她在开学典礼上代表全体1年级新生发了言。当时她拿着发言稿站在台上读的时候,旁边很多家长都在羡慕地说“听说她识好几千字。”“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她的语文成绩一直最好,有比较大的精力投入到其他门科,所以科科都优秀。老师特别喜欢她,把她当成得力的小助手。我意外地发现,让孩子早识字,不仅对她上学后的功课有帮助,而且还能带给孩子一份出其不意的自信。(cocolove)

吃了识字早的亏

小炎上学前认识了近千个字。但是就因为他识字早,上语文课基本不听,自己想自己的。语文老师也没太管他。过了一段时间,小炎其他课的老师跟我说,小炎上课太爱走神,老师很难做到在课堂上不停地提醒他,让我多想想办法。但是,小炎已经养成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差,包括语文,因为语文还有很多识字以外的内容。我们很自责,要是不让孩子早识字,而是按部就班地跟着学,可能还不至于变成现在这样。(时雨时晴)

专家看法:

上面这两个例子说明:孩子自信与否,不在于是否早识字。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有那么点儿比别人多识几个字的自信而早早识字,那么这种自信能够维持多久确实值得思考。而且,不同的孩子,走进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机遇。

虽说有些课程是孩子上学后必然要学的,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浪费时间学两遍。但是从孩子的能力水平出发,比如当他对分辨形象感兴趣时学认字,当他小肌肉发展足够好时学写字,抓住这些利于孩子学习的好时机,是父母一直要观察和跟进的。

儿童体适能是什么意思

小马星球儿童体适能究竟是什么?

“儿童体适能”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听到很多次了,但多数人对它还不是很了解,小马星球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儿童体适能”。

儿童体适能到底是什么?

儿童体适能就是宝贝们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进行一切运动的基础。

儿童体适能训练,就是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13个窗口期,让宝贝们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序地接受刺激培养。

通过规律系统的运动训练,使孩子们的力量、速度、灵敏、平衡、协调等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同时提高孩子们的适应能力!

儿童体适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孩子的第一次跑步、跳跃、投掷、攀爬、躲闪、平衡等,都是他用自己的身体认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

每一块骨骼、每一块肌肉、呼吸的深浅、爆发力、肌肉耐力、速度、平衡协调等等,都需要在孩童期有规律有系统地去训练,才能更大程度的帮助孩子提升认知世界的能力。

在技能体能化的今天,科学全面均衡的儿童体适能课程是孩子最适合的运动项目

小马星球告诉各位家长,把运动模式注入日常生活当中,培养正常饮食习惯、休闲运动训练、充足睡眠等。

小宝宝的语言发育规律是什么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组图片:

每个家长一定懂!

这就是宝宝牙牙学语时的发音啊,尽管吐词不清,但却软萌软萌的!

不过,也许你有过疑惑:

每个月龄,宝宝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应该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他们说“贵人语迟”,是客套话,还是宝宝其实发展滞后了?

0~4岁语言能力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还小,什么也听不懂。”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哦!

再小的宝宝,也有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除了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家长为孩子提供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0~4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这样的规律:

0~1岁语言的准备期

1个月宝宝的语言,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哭”就是宝宝的“语言”,他们用哭表达饿了、困了、拉了、热了……2个月开始倾听,最喜欢妈妈的声音。宝宝能分辨出“ma”和“na”这样相似的音节,甚至能分辨出不同感情的声音,友好的声音,会让宝宝微笑。3个月开始发出声音。能分辨出父母的声音,会发出“ku”和“gu”的音节。4个月“咿咿呀呀”发声阶段。宝宝会尝试发出“ba”“ma”“ga”,并不断重复,乐在其中。

5个月

开始主动对话。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兴奋会尖叫,还会像唱歌一样,让自己的声音在不同音调和区域间转换。有人和他说话,他会努力发出声音回应。6个月能理解简单的命令。家长对宝宝说“再见”“笑一个”“妈妈呢”,宝宝会有明确的反应,还会故意发出声音,吸引别人的注意。

7个月呀呀学语。喜欢练习发音,不断重复“mamama”“bababa”“dididi”,喜欢倾听外界的声音。8个月进入模仿语言阶段。除了自己的名字,宝宝还能分辨出其他一些词语,一旦听到熟悉的词语,会把头转向发音的地方,仔细聆听。9个月学会通过语调、语气感知家长的意思。10~12个月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能听懂简单的指令,比如“给我”“过来”……

1~2岁语言丰富期

13~14个月开口说出第一批词汇,比如“爸爸”“妈妈”。15~16个月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勤奋地学习。17~18个月词汇量不断增加,可能会短暂遗忘,不必着急。19~20个月痴迷于各种声音,学习听辨字词发音的区别。21~22个月电报句阶段,开始掌握组词,比如“妈妈好”“不喝水”。23~24个月能进行简单对话!

2~4岁语言爆发期

25~27个月

多词句阶段。容易发生口吃,没事,80%宝宝会很快恢复。

28~30个月开始掌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概念。可以扩充宝宝对各种概念的理解,增加词汇输入。31~33个月

喜欢交流,问为什么,家长需要积极而认真地回应。

34~36个月语言发展进入新阶段,会纠正他人说话中的错误。36~48个月

口语表达越来越清晰连贯,句子使用也更规范,语法错误也在减少。

伶牙俐齿,是这样养成的!

多和宝宝说话,尽管看起来很傻

宝宝天然对妈妈的声音着迷,而且,他们非常喜欢看成人说话时的嘴型!

所以,给宝宝洗澡、换尿不湿、喂奶,不妨多和他们说说话吧!

“宝贝,妈妈要给你抹肥皂泡泡啦!bubble!bubble!”

“这是宝宝的纸尿裤,看!上面还有一只小企鹅呢!”

“今天吃饱了没有啊?一会儿爸爸哄你睡觉哦!”

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多和宝宝介绍遇到的每一个事物,确保足够的词汇和信息输入量。

尽管当宝宝很小时,家长的行为看起来像是单向的语言沟通,有点傻乎乎的,但是,宝宝可都看在眼里,默默记在心里呢!有朝一日,人家就“厚积薄发”了!

再说,一言不发地给宝宝换纸尿裤,面无表情地带宝宝遛弯儿,看起来画面也挺压抑的,总觉得怀着心事似的。

女神(经)和怨妇之间,我选前者。

积极回应孩子说的每一句“话”

从宝宝可以发出“咿咿呀呀”的简单音节开始,家长就要做好随时回应他们的准备——这种回应,可以是语言加夸张的表情,也可以是模仿宝宝的发音。

一唱一和,宝宝对有人能“理解”和“回应”自己,会非常兴奋的,这也会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当宝宝已经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也能够理解家长的指令时,积极地回应就更加重要了。宝宝可以从家长的回应中获得认可,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这样的满足感会让宝宝更愿意去与家长交流。

这时候的回应,家长可以问一些更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的问题,“你的饼干,可以给妈妈吃一个吗?”“你的小熊,在哪里?”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听不懂,就对他们不理不睬。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错过很多模仿学习的机会;也不要让电视代替家长,成为孩子学说话的工具,这会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给孩子营造说话的环境

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要不要带宝宝去早教中心。

不少家长留言:天寒地冻的,出门不便,在家和宝宝大眼瞪小眼,实在玩不出什么花儿来。

这种顾虑蛮现实的!毕竟,绝大多数家庭中,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全职妈妈在带孩子,营造一个热热闹闹的说话环境?难不成天天开着电视?

早教中心是一个选择,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到小区广场、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是与比自己孩子年纪大些的小朋友玩,这在扩大孩子社交圈的同时,还能增加孩子说话的机会,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当然,绘本也可以在无形中,承担起丰富词汇的重任。

不要太“善解人意”

曾经有家长在后台留言:宝宝1岁半了,还是不太愿意说话,怎么办?

经常照顾孩子的家长,对宝宝的需求了如指掌:

宝宝“哼唧”一声,妈妈立刻知道,“哦,想吃苹果”;

小手一指门口,“哦,你想出去玩”;

宝宝一揉眼睛,“你困啦?马上就哄你睡觉啊!”

拜托!你这么善解人意,宝宝还需要“亲自”说话吗?

对于已经超过1岁的孩子来说,家长不妨偶尔装傻,来刺激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宝宝“哼唧”一声,也许你明知道他想吃苹果,不妨故意拿水杯给他,然后问他,“是想喝水吗?”,或者故意设置二选一“想喝水还是吃苹果”,几次故意曲解之后,孩子就会明白,说话才是满足自己需求最简单的方法。

其他推荐:

父母身为英语渣,也能轻松掌握的启蒙神技能!

请点击下方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如何填写“幼儿成长卡”

在全托制幼儿园,“幼儿成长卡”越来越受家长们的关注。

因为,它不只是幼儿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情况记录,更重要的是它能唤起家长对幼儿的关注,达到家园沟通,实现共育的目的。那么,呢?填写成长卡的老师必须熟知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只有在此前提下,老师才能针对幼儿的具体活动谈论幼儿发展的状况,让家长从中把握正确评估幼儿的方法。要善于了解家长的心理,填写时要因人而异,有所侧重。只有这样,家长才爱看,才易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如,新入园幼儿家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园是否哭闹,吃饭、睡眠是否正常,老师在填写时就要多谈一些这方面的情况。第三,填写成长卡要注意措辞,既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与发展,也要让家长了解存在的问题,同时理解老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如“媛媛已经长大了(这让家长感到一种安慰与兴奋),吃饭已不再难舍难分地缠着你,还能够比较独立地使用餐具了。进餐中,媛媛也想同小朋友聊一聊,可老师说,吃饭时不讲话,有事举手,才能当一个能干的大姐姐。媛媛听了,还会意地给老师点点头哩!

OK,关于幼儿生长发育心理指标和如何填写“幼儿成长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60幼儿网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