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幼儿生长发育不均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3-6岁儿童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幼儿生长发育不均衡和3-6岁儿童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一,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生机:是指机体活动的机能。
发育:是指脏腑功能的进步。
婴幼儿时期无论是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都是稚弱不够成熟完善的,但同时又是在不断的向成熟方向发展,机体对水谷精气的需要比成人更加迫切,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才能迅速的发育。
《颅囟经-脉法》曰:“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纯阳”学说,概括了婴幼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的过程中,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五脏六腑。
娇嫩:柔弱,不耐攻伐。
形:形体结构,肌肤筋骨,精血精液。
气:正常的生理功能。
充:充实旺盛。
特点概括说明了小儿出生后,在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都未成熟,生理功能的不完善。对病邪的侵袭,药物的耐受能力都较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现象,在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的形气皆不足,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表现的突出;心、肝两脏。相对有余。这就是统常所说的“两有余三不足”。
(1)小儿肺常不足
肺主一生之气,小儿生长发育对肺气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小儿肺叶娇嫩,喜湿恶燥,同时又易感受外邪,相比成人更容易患时行疾病,肺胃阴液不足,肺气虚弱,故会经常出现自汗、感冒、咳嗽等疾病。
(2)小儿脾常不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初生,脾禀未充,胃气未动,运化力弱,除了正常生理活动外,还要不断的生长发育,因而对脾胃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之气的要求更为迫切。
如果稍有喂养不当,饮食不节,饥饱不适就会损伤脾胃而生病,导致气血减少。因此,在喂养时应遵循“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的规律,也就是通常说的“七分饱”。
(3)小儿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肾中孕育的元阴元阳又是生命之根,小儿是稚阴稚阳之体,肾阴肾阳未盛,但小儿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脊髓、脑髓、发、耳、齿等的正常发育都与肾功能有关,故肾不敷所求,出现肾气常虚。
(4)小儿心常有余
小儿心神易动,容易受惊吓,出现烦躁等症。
(5)小儿肝常有余
小儿为纯阳之体,容易从阳化火,易动肝风。如好动,惊风,抽动症等。
婴幼儿时期,无论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娇嫩,不曾完善的。必须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才能不断地趋向健全和成熟。
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对于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保健、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3-6岁的儿童,在医学上称为学龄前期,孩子与外界的接触机会日益增多,因此,孩子处于很活跃的阶段,但生长较缓慢,速度平稳。在3-6岁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发育方面,出现了下列一些特点:体重每年增加不足2千克,身高的增长也比较稳定,每年大约5-7.5厘米。从外表上来看,孩子显得细长了些,因此在这时期儿童的活动量在加大,体力的消耗也增加了,所以家长觉得孩子消瘦了。在体重和身高的测量中,家长会发现两者的增加都比1岁以前慢了许多。
除了身高、体重外,牙齿也有变化。一般来说,小儿在2岁半左右,20个乳牙全部长齐,到6岁左右,在最后1只乳牙的后面、上、下、左、右共长出4个大牙,叫做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龄齿,这是最先长出的恒齿。与此同时,前面上下4只乳牙开始摇起来,按出牙的顺序,逐一脱落并长出恒牙,故儿童在学龄前阶段(3-6岁),家长就可以教他学会刷牙了,要告诉他为什么要刷牙,并让他喜爱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否则容易发生龋齿。
为了使学龄前儿童健康地生长,家长应给儿童质量较好的食品,保证其营养的需求。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环境的教养的问题,3-6岁的孩子容易养成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使得孩子不好好吃饭。于是,孩子的消瘦更为明显,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3-6岁儿童身高增长的规律
作为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身高。3-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的增长一样,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约增长6-7厘米。但是在学龄前阶段,身高的增长速度相对大于体重的增加速度(体重每年仅增加约2千克),所以从外表看来,小儿似乎不象过去那样胖乎乎的,而显得比较瘦长了些。
大约估计2-10岁儿童的身高,可以从下面的简单公式推算:2-10岁小儿身高(厘米)=(实际年龄*7+70)
因此,家长如要知道3-6岁学龄前小儿的身高,不妨用的公式粗略地推算一下。4岁小儿的身高比刚出生的婴儿增加了2倍,比1岁时增加约30%。身高有男女差别,3-6岁儿童,男孩比女孩高出约1厘米。此外,身高也有个体差异,同一年龄的小儿,身高具有一定的正常范围。
身高除受营养、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外,更受遗传的影响。近年来儿童身高也有着逐渐增高的趋势。
3-6岁儿童体重增长的规律
儿童体格发育的另一重要指标为体重,在学龄前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千克。无怪乎家长发现小儿的胃口似乎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有的家长甚至还会担忧孩子是否有病而使体重的增长减慢,然而这却是3-6岁儿童体重增长的正常规律。
家长如要粗略地知道怎样衡量不同年龄的小儿体重,这里可介绍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10岁体重(千克)=实足年龄(岁)*2+7(或8)
按照这一公式,3-6岁学龄前儿童的正常体重大约在15-20千克左右。然而,同一年龄的小儿,体重的个体差异却可以比较大,这往往与营养、疾病等各种因素有关。此外,体重的增长一年四季也不一样,夏天因小儿消耗大,进食少,体重增加不多,而冬春季节则体重增加要多一些,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我国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学龄儿童期生长发育规律主要以神经系统发育为主,在孩子三岁到六岁,七岁之前生长发育一般是有一定的规律,三岁的时候就会骑三轮车会洗手,会自己穿一些简单的衣服,四岁的时候就会爬楼梯会穿鞋。五岁的时候可以认识字,六岁的时候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孩子不合群是什么意思?对于人来说,不管年龄大小,他们都有一个自己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园中的孩子来说,这些人际关系可以很好的发展和成长,这是很多孩子设计能力建立的重要时期!
孩子不合群,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应该都见过这样的情景。那些公子哥、小公主们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总是给人一个不合群的设定……而在社会中孩子不合群也是极为常见!那些巷子口跑到大的孩子一定会比小公主小少爷们,成长得更好!
有的父母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立马就开始哭泣!究其原因,其实也是因为在平时的生活环境影响下,他们在新环境中不合群的表现更加明显,这样的孩子好像每天都不开心、没有朋友、不想上幼儿园、哭上一周一个月……孩子此时的社交已经存在严重的障碍问题……对于孩子不合群,家长该怎么办?解决这个难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1、家长过分保护的孩子
家长过分保护孩子,对孩子周围的一切伙伴和事物都过分的挑剔!造成孩子孩子不合群!其实就对于孩子交朋友,那是他们自己建立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家长这样看似十全十美的做法,长期影响下孩子自然变得高傲骄横,久而久之不合群,多有的人都不理。
1、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性格比较内省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或者陌生环境的时候,她们多表现害、不爱说话等,这样的孩子被很多人忽略,从而不合群。家长们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打打招呼、练习练习比如早上好、爸爸妈妈辛苦了之类的话。在平时后,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带孩子散散心、爬山等,尽量多接触外面世界和人物,慢慢让孩子忘记害怕,不低触陌生。
2、和孩子一起读关于朋友的绘本
读绘本是家长与孩子间最直接的亲子交流,一起读读绘本可以让孩子学习其中的一些交友技巧,讲完故事后,可以和孩子交流故事中的情节,问问孩子是怎样看待这个事情的,你会怎么做等等。
3、和孩子一起游戏
有的孩子,因为强势就回去强别人的玩具,这样的强势孩子因为不礼貌而被孤立不合群!对于这样蛮横的行为,家长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通过虚拟游戏接受规则,比如一人玩一会儿、等你先玩我在玩、找找别的玩具等,这些看似不是游戏的游戏,在无形中可以给强势的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
4、教孩子乐于助人
家长鼓励孩子帮助别人,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感,还能激发他对伙伴的关心,对他人的同情心,比如家长可以在孩子身边适当示弱,让孩子主动帮助你,在请求帮助前一定要征得同意,家长自己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幼儿生长发育不均衡和3-6岁儿童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360幼儿网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以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