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七日,中共白区工作会议在延安开幕。
负责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作了《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深刻批评了党和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左”的错误。
他这样指出。 “由于环境的变动,新的任务和口号的提出,我们党和群众的工作方式、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都要随之实行转变。
“在我们党内,在各种大杂烩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狂妄的宗派主义、冒险主义的历史传统。
这种坏传统,始于“八七”会议以后的盲动主义,在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肃清。
”说着,一针见血,击中了“左”的错误要害。
“左”的错误阻碍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群众的多数获得,要求我们从“党与群众的关系”“公与秘的联系”“党的转变”等方面,“党和群众的一般工作今后要实行彻底的转变”
旗帜鲜明地表明必须改变工作方式。
当时的中共中央对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政治路线错误没有得出明确而系统的结论,一些同志也未能摆脱过去“左”的思想影响。
国统区代表认为刘少奇否定了他们过去的工作。
因此,刘少奇的报告在党内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论,代表们对过去白区的工作指导方针是否犯了“左”的错误等,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互不相让。
为了解决白区工作会议上的分歧,6月1日至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针对不同的意见和争论,6月3日,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在肯定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的同时,指出“党内有某种错误传统”。
他态度鲜明,从总体上肯定了刘少奇的报告。 “少奇的报告基本上是正确的,但错误的只是报告中的个别问题。
少奇在这个问题上有丰富的经验,他一生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大乘斗争,处理党内关系,基本上是正确的。 他知道实际工作的辩证法。
他系统地指出了党过去在这个问题上受害的病症,他是一名见血的医生。
毛泽东的态度在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会议取得了很大进展。
6月9日至10日,刘少奇在白区工作会议上作结论发言,在坚持己见的同时,对报告中的缺点进行了自我批评。
10日,会议对刘少奇的结论进行表决,意见基本统一。
通过党内不同思想的斗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最终达到思想统一,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刘少奇从党和中国革命的利益出发,尖锐地指出白区工作中存在“左”的错误问题,要求彻底转变是完全正确的。
他坚持以实际经验为标准、辩证看待问题的态度,勇于提出问题、虚心接受批评的心态,都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