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正文

喜欢冒险是人的本性?

两辆汽车并排停着,吉姆和布兹各自钻进一辆车,然后发动引擎,关上车门,将油门一踩到底,两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地冲向前方的悬崖。眼看就到了悬崖边,幽深的峡谷已出现在两人眼前,须臾间,两个车子的车头都已冲出了悬崖,在这最后一瞬间,吉姆撞开车门,猛地扑

两辆车并排停着,吉姆和布斯各进一辆车,发动引擎,关门,油门踩到底,两辆车顺势冲向前方的悬崖。

快要到悬崖边了。 深深的峡谷出现在两个人的眼前。 不久,两辆车的前头冲出了悬崖。 在那最后的瞬间,吉姆打开车门,猛地跳进了地上。 布斯和他的车一起冲出悬崖,坠入了无限的深渊。

喜欢冒险是人的本性?

这是美国电影《无因的反叛》中的一个场景。

不要以为这两个人是神经病发作啦,肚子吃得太饱了什么都没做啦,用自己的生命来涮的。

本来,吉姆和布斯是事先约定好的生死勇气的较量。 在车坠入深渊之前,谁先冲出驾驶室,不管谁输了。

很明显,布思赢了,但——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电影中年轻人的极端冒险行为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他们为什么这么把生命当成孩子一样看待? 人们真的那么喜欢冒险吗? 很多人似乎不理解别人的冒险行为。

但最近国外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了最新的结论:追逐危险、知难而进的冒险行为,其实是一种人性的深切渴望,不分年龄、年龄、阶级。

也就是说,喜欢冒险是人的本性使然。

人们喜欢盲目的“乐观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对犹他州帕克市许多滑雪爱好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许多人面对风险依然乐在其中。

像2004年冬天一样,美国犹他州帕克市附近的5名滑雪者无视警告标识,越过栏杆跳下没有保护措施的雪坡,结果幸免于难。

与此相同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实,人通过理性的思考,可以抑制追求自己冒险快感的欲望,但很多时候人并没有这样做。 那么,到底是什么无法摆脱这种自作自受的状况呢?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人类难以抗拒追求刺激的诱惑,实质上是盲目的“乐观倾向”心理。

在这种心理上的“引导”下,人们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容易低估其中所蕴含的风险,想象事情的结果会比实际要好得多。

即使考虑到那个风险,也觉得自己的能力很优秀,无论多大的风险,自己都有能力解决。

于是,可以看到很多“亡者”无视交通法规,在国道上冒泡、高风险驾驶,认为自己的车技术高超,绝对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冒险是人类的生物学遗产

但是,我们想弄清楚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人觉得自己很优秀,天塌下来自己还有本事吗? 这可能得从遗传生物学上找原因。

美国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去冒险是因为有利益的动力。

从人类进化的过程来说,敢于冒险有可能使人们更坚强,更能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下去。

人类这种追求冒险的习性来源于史前时代。

当时,一些原始人筑巢定居,靠周围的植物和小动物生活,保护自己,小心翼翼;其他人则敢于到处走走,向外开辟新天地。

大胆的冒险会增加导致意外死亡的可能性,但同时他们也能找到更美味的水果和更多的猎物。

在外出游泳,与外部危险环境的战斗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

因此,他们能更好地经受住自然的严峻考验。

与那第一类人相比,他们能适应环境,更好地生活下去。

最终,他们这些人也在人类中占主导地位,喜欢冒险的基因和习惯也被遗传了,直到今天。

“元凶”其实是多巴胺

但有趣的是,遗传继承并在我们大脑中的基因,如何刺激人的心理,带来冒险的冲动和实际行动? 通过10年的大脑化学物质和基因研究,科学家们发现

得出了人类的多巴胺才是追求冒险和刺激的真正“元凶”的结论。

多巴胺是神经介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后,多巴胺会在神经之间传递这些刺激,这些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寻求冒险的欲望就会“蠕动”。

所以,当人们处于跳伞带来的“疯狂”状态时,其实大脑中有很多多巴胺就像在神经元之间飞行一样“流动”。

男人比女人更喜欢冒险

热衷冒险是人的本性所为,但你对冒险的认识只停留在这一点上还不够。

因为,人们的冒险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至少,从性别上来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男人比女人更喜欢冒险。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蹦极、瀑布漂流、横游海峡、无保护走钢丝、野外探险等有危险性的运动,几乎都是男人做的。

而且,在很多高压高风险的行业中,很多活跃的也是男性的身影。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对男性来说,冒险在获得生产资料和社会地位方面占有优势,这种优势最终有助于男性吸引配偶,找到适合自己的异性

可以使生殖和遗传变得更好。

所以,冒险对男性来说有积极的进化意义。

但对女性来说,冒险又是另一回事。

女性因为自身生理条件比男性更脆弱,选择回避风险才能更好地做好生殖和养育孩子的工作。

因此,避险之于女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进化。

所以,女人虽不如男人喜好冒险,但是女人却很欣赏男人的冒险。

人们的冒险心理被利用了

追求刺激冒险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因为很多科学发明和创造其实都是在冒险精神的指引下才获得的。

但是,在很多时候,人们在冒险的时候,潜意识里会低估风险,夸大自己战胜风险的能力,因而就会把事情的结果想像得比较好。

而恰恰这一点,是很容易被商家利用的。

比如赌场老板,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利用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大把大把地赚取钱财。

在赌博的过程中,如果赌盘一连5次最终停在“红”上,许多赌博和观赌的人就会产生错觉,以为下次开转时,赌盘停在“黑”上的可能会大些。

其实,赌盘每一轮停在“红”或“黑”上的概率始终不变,都是5050。

然而,成千上万的赌场常客就栽在这种错觉上。

通常情况下,因车祸导致的死亡者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坠机的死亡者,但是,人们对车祸的恐慌却远远低于坠机事件。

于是,保险代理人就会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当人们乘坐飞机时,向人们推销几乎不存在风险的“平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