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摘要:20世纪初,张伯苓先生曾把戏剧活动引入学校教育领域,用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为人处世能力。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戏剧性活动纳入学校课程教学体系。大量的教育戏剧实践经验文献显示,在儿童性格、观念形成初期,即在2—6岁左右的幼儿时期开展教育性戏剧,能够促进儿童诸多能力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戏剧;美育;成长
教育戏剧就是把戏剧表演艺术的各种元素,例如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编导、表演等艺术手段,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通过参与编创和表演等活动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戏剧是一种教育的媒介与平台,它不以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注重将戏剧表演的艺术手段融入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对象亲自参与编创、表演等途径,对其进行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增强素质、提高艺术修养的培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戏剧活动,不仅是对国务院办公厅的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有效践行,也是对中国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有效验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了我们一个具有普适性的道理,若要透彻认识、理解知识和事物,唯有亲自躬行实践。荀子也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我国民间对于这一道理的表述涉及领域广泛且浅显易懂,如“不吃黄连,不知药苦”、“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蹚河不知水深浅”等。那么,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戏剧能为幼儿的成长带来哪些益处呢?如何看作是对国务院办公厅的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有效践行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带领幼师生开展戏剧表演活动和教育戏剧活动的一些观察和体会谈谈开展教育戏剧对于幼儿成长能够产生的意义。
一、开展幼儿教育戏剧的意义
1.开阔眼界,促进养成主动求知、探索的良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所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戏剧扮演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形成幼儿对于生活或世界的新颖认识,这种新颖认识的交流能够使许多孩子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为了扮演得真实、可信、惟妙惟肖,获得认同与掌声,多数孩子都会自觉地利用多种渠道去搜寻、探索相关的知识与问题,比如问老师、问家长,敏锐的聆听、,不由自主地与小伙伴交流,等等。这种自发的自觉,便于幼儿养成主动求知、探索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拓展和丰富幼儿观察世界、思考人生、探寻生活的视野和视角,提高幼儿观察、感受、思考的敏锐性、细致性、深刻性。2.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想象力需要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体验越广泛、深刻,想象力就越丰富。教育戏剧为幼儿提供了多种体验机会,使幼儿可以通过活动中设置的大量练习,进入多彩的世界,吸收大量的信息。同时,教育戏剧也给幼儿预留出许多张开想象触角的空间,这种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和强化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创造力无限扩大。3.建立自信。著名导演英达在数十年专业的戏剧工作中发现在成长初期就接触到教育戏剧的孩子,会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和自信心,在言谈举止间也更为大方与自如。他说:“在一些国家,你会发现很多小学生面对镜头也能显得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而我们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面对镜头都很紧张与拘束,这除了我们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外,还和我们从小没有受过这方面的锻炼有关。在素质教育中,我们目前缺少的,就是国外小学生从小就会学习的表演和戏剧。”所以英达一直在呼吁“戏剧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戏剧中的表演元素,为孩子营造了特殊的展示环境,来操练克服紧张、集中注意力、坚定信念等自信特质。另外,幼儿在掌声中感受到的被接纳、被鼓励、被认可,也利于加强其自信心的建立。4.培养合作能力。戏剧活动在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戏剧表演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戏剧表演能教会孩子们明白“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这个道理。5.培养同理心、促进交往能力。戏剧扮演是一种“情绪体验”的假装,这种假装锻炼了幼儿“感同身受”的能力,利于提高幼儿理解他人,体谅、包容、尊重、关怀他人的能力。与同伴协同完成戏剧作品的过程,有助于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外的他人的感受与需求,这时候如果能得到专业教育人员的正面引导,会有助于幼儿学会调整自己接人待物的态度和技巧,找到准确的情感表达方式,甚至学会控制情绪。6.引导幼儿明辨是非、趋善避恶、见贤思齐。张伯苓说过,戏剧是生活的缩影。但是,生活中的高尚与卑劣、贤明与愚钝,常常不及通过剧中的君子与小人、英杰与庸愚的表演令人深感震撼,饱受“教益”。戏剧“表演”带给“演员”的深刻心灵触动,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演员”明辨是非、趋善避恶、见贤思齐的能力。7.发展语言。教育戏剧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有些是编剧周密设计、精心安排的,有些则需要“小演员”开动脑筋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所思所想。练习台词有助于幼儿领略语言的魅力与趣味,帮助幼儿完善发音、丰富语汇,并学到形形色色的说话语气、方式。8.帮助肢体发展。戏剧中“演员”的表演主要凭借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完成。相对于拥有课桌椅的传统课堂,教育戏剧的“动态”学习方式,十分有利于在课程结构中给予幼儿肢体语言开发,培养幼儿对于身体和肢体语言的认知,提升幼儿肢体的协调性,丰富幼儿对于形体美的体验。9.发挥、调动幼儿的艺术天分和才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就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以至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戏剧活动糅合了导演、演员、文学、美术、舞蹈、配乐、灯光设计等众多艺术门类,有利于充分发挥、调动幼儿的艺术天分和才干,提高幼儿对美产生深层认识。10.释放、纾解不良情绪,愉悦身心。幼儿戏剧教育活动不以追求完美的表演效果为目的,强调通过虚拟的情景、虚设的人物帮助幼儿进行直接的情感体验,契合幼儿游戏的天性。在虚拟环境中,幼儿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他们可以大喊大叫、做鬼脸,宣泄各种情感,释放、纾解不良情绪,获得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的愉悦、欣喜和满足。
二、开展幼儿教育戏剧遵循的原则
1.安全、舒适。安全、舒适的物理环境是幼儿教育戏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对于活动现场及邻近设施,教师要提前细心检查、调整、清理,预防发生危险。2.幼儿发展为中心。在教育戏剧活动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激发幼儿兴致盎然地投入到体验、创编、表演、总结、提炼等活动环节中,最大限度的为幼儿创造亲历积累、承担、挑战、超越的机会,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潜能,切实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3.全员参与,自主选择,自在表达。幼儿教育戏剧是重体验、重实践、重创造的灵性教育,而非强调结果的才艺表演,应当邀请、鼓励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因为经验、兴趣、性格有别,孩子们对于活动内容会兴致各异,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发现、关爱幼儿,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行选择角色,任幼儿在戏剧游戏的天地里驰骋想象,自由自在地表演内心的想法。当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引导、指导和评价。比如,引导幼儿理解表演内容、拓宽思路;指导幼儿言谈举止符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醒幼儿避免做出危及自己和他人身体安全的动作;肯定、支持、赞赏幼儿的付出、努力、创意与收获;陪伴内向、胆怯的孩子一起表演;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小霞.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意义与设计原则[J].甘肃教育,2017,(04):74.
[2]赖萍霞.区域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和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6,(31):186.
[3]苏秀巧.浅谈幼儿教学中的师幼互动[J].新课程学习(上),2014,(09):14-15.
作者:郑艳辉 单位: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