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际失守」的缺失,同样反映在言语的教导上在讨论教育问题时,大家经常提起上一代的缺失,比如说,只准听不准说的威权、或父母对孩子讲话用词严厉。但当教养方式过度修正后,父母一方面把经验不足的孩子提升到他们本不该有的人际位置(比如说,事无大小都要先问过孩子的意见),另一方面又把自己本来应该为孩子做示范的标准降低到跟他们一样。我们很少检讨这个分际失守、口无遮拦的时代在言语教导上缺失。
台湾的父母越来越重视「语言教育」,小朋友早早已在学习第二外国语,但是要求多学几种语言的家庭,却并不一定重视平日的言谈教养。另一方面,儿童比过去更早接触复杂的外界,大环境言谈素质下降,连过去最重视质量的传播系统都不再对自己的发言负起职业责任,孩子听学几年,谈吐随着改变,他们甚至认为,粗鲁可以证明彼此亲近的程度,搞笑或尖酸刻薄能引起注意,低俗成为赢得认同的表达方式。
原本外界环境虽是一股影响,家庭仍是最后的把关地,但如今也有很多父母认为,「家」应该是让孩子放松的地方,讲话客气是见外,于是从小就给了孩子两套应对人际的标准。有一次我跟一对亲子一起工作,孩子右转对我说话时是客气有礼的,左转对母亲说话却粗糙蛮横,这种态度与用词的差异因为同存于一个时空中,更让人看到问题的所在。我对孩子说了一句话,他其实很快就明白,教导也并不费力。我说:「凯文,你不会对Bubu阿姨说的话,就不可以对妈妈说。」只要让这个小二的孩子了解,他的妈妈和我对他来说是一样的,我们是「长辈」,他必须以同样的礼貌跟我们沟通。
我曾看过一个言语失教的孩子长大受苦。这小女孩小时候说话无礼时,父母老是在别人面前说她是「可爱直率、不做作」、「很天真,有什么说什么」;成长期间,说话的方式、音量都没有陶养,出社会后,身边的朋友就更不敢提醒指正了。现在,换成她的父母常在别人面前既遗憾又抱歉地说:「我的女儿就是这么粗鲁,不过,她就是傻大姐,心地非常善良。」有一次,她的父亲因为心情很不好,又听到女儿说话无礼不中听,竟在大家面前就破口大骂起孩子,让朋友都很尴尬。
父母一定要深思,有些教导在童年执行并不算严格,但如果施教于应该具备常识的年龄,将会显得非常难堪,这就是父母应该替孩子考虑的事。即使有些难堪父母从头到尾都不舍得给,但其他人不一定会替孩子考虑那么多,这时他所受到的已不叫「指正」而是一种「评价」了,那才是严重的伤害。话说回来,孩子如果从小用的是同一种礼貌面对生活,无需因人因环境调整态度,这不是更愉快?
为什么我们要把说话有礼当成是一种违背人性喜好的负担呢?我只听过有人说话不得体或阿谀、不诚恳而引人不快,还没有听说好好说话使人讨厌的。当我们批评某一国、某一地的水平不够时,用的不也是「粗言糙语」、「呕哑嘈杂难为听」这一类的形容吗?可见言谈有礼是很重要的。
至于孩子们说话,都是先模仿身边环境的用语与表达方式,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我们听到孩子说话有任何不当,除了主动告诉他们此处不对之外,还要同时指出怎么说会更好,日常的句型与应用会慢慢累积成他们自如的谈吐。
比如,我曾经跟一位朋友说,到别人人家作客,主人问东西好不好吃时,连『还好』都不应该用,更别提现在流行从闽南语直接翻用的「不错吃」。请帮助孩子了解,可以传达同一种心思的话语有好多种,慎选一种能同时正确传达意义与情感的用词,契入对方的内心,就是语书的素养,也是小朋友正需要吸收的经验。
现在的大人为了对孩子表示亲切而忘了语言的身教,经常是用语轻佻,有失辈分伦理,这种示范所带给孩子的影响快速而深刻,让人十分担心。语言教育是多方面素养的集合,有时用词虽无错误,但气氛或角度不对,传达的讯息也跟着失真。孩子唯有从优良正确的话语中才能涵养出真心诚意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不得不从每一个教育与社会的现场,都灌输给孩子营养。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常听到成人教导我们说话时,用「好听一句,难听也是一句」来强调开口不要语带轻薄或恶言、要重视别人的感受。如今,说话艺术慢慢地消失在日常生活里,也许孩子是从大人自己的话语中,误以为胡言乱语很可爱。虽然目前语言的大环境与过去各有着不同的缺失,但影响孩子言谈最主要的两大力量,我想还是家庭与学校,父母与老师应该都有所坚持,并教导正确的沟通形式。洪兰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难道不能像您与我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在说话时自觉地想到他人的感受与美感吗?
好好说话是学习尊重最好的开始,这种美感得从生活应对教起。我想举几个孩子日常对话的缺失,来说明细微之处的重要。
小朋友在厨房工作,一个孩子问另一个说:「这个夹子要放在这里吗?」原本很简单的「是」或「不是」,在孩子口中却变成了充满挑衅的「要不然咧!」一个姐姐跟妹妹说:「妳把这个盆子拿去厨房放。」我听到的答案不是「好」或「不行」,而是:「为什么一定是我?」另一位小朋友在做午餐时问我:「我可以不要吃肉吗?」一个孩子就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不吃肉?我最爱吃肉了。」「我会吐!难道你一定要看到我吃完以后吐给你看吗?」
这些话都说得很流利,听起来却让人不开心。我也常提醒孩子「爽」字与「不错」不该随便用,「好恶」则是根本不该用,而用「像一坨大便」来形容眼前的食物,对听话的人更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还有像是「你怎么不去死啦」、「你很贱呢!」以前只有咒骂与不敬之意,现在竟然是推心置腹的友好用语。这让我想到,从前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常会用粗糙的话来反衬相处的趣味,如太太称先生为「凸肚短命」或「死人骨头」。我很担心现在的孩子在还没有吸收好的语书营养之前,先积养了不良的习惯。我们常引荀子的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论起语书素养,成人的责任莫甚于此。
什么粗糙的语烟特别容易吸引孩子?想请问洪兰老师,这是否跟他们接触新词时的情境有关?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生死」或引申为「结束」的用语是「过世、辞世、易篑」,但他们喜欢的却是「嗝屁」这类的语词。一颗蛋煎坏了,只要有人说:「我的蛋嗝屁了。」立刻像传染病一样,每个孩子都兴奋地跟着学用:连清清秀秀的小女生也会说出「好贱」、「恶烂」这么难听的话。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喜欢一片轻松嘻闹时听到的话语吗?为什么粗言跟坏朋友一样,都比较有拉力?
父母师长不要只批评大环境变坏,自己是否谨言慎行,每天都在影响孩子。有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我的课上非常调皮,他对我宣告:「我的老师说我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她从来没见过意见这么多的孩子。老师说,有时候她都不想『搞』我了。」下课时,我提醒父母,一定要跟老师讨论这种不当的言谈教育。
洪兰老师认为说话该如何教呢,好的说法与不好的说法是否都该让孩子了解?此外,父母常常同意伶牙俐齿逞口舌之快的孩子是反应敏捷,在问而不答的不足与出言不逊的太过之间,亲师双方该如何努力?
随时利用机会,提点孩子应对说话的礼节,良好的说话方式需要有榜样依循。我小时候跟母亲去走亲戚,回来后,母亲会检讨我应对时说话的方式,并教我如何用更委婉的词句(其实就是white lie「善意的谎言」)去表达拒绝之意。因为别人家的饭菜再怎么难吃都要诚心地道谢,然后说:「我昨天吃坏了肚子,今天得少吃一些,阿姨,谢谢您,是我没口福。」绝对不能说出会伤人心的话。由于家里的小孩多,母亲是轮流带我们出去做客,但回家的检讨则是大家一起听的,因为母亲说,老二会犯错,想来老三也会,所以集中起来一次教。
我母亲很不喜欢伶牙俐嘴的人,常说这种人不忠厚,而不忠厚的人在我们家是拒绝往来户名单上第一名。母亲要我们「话到舌边留半句」,先想一想:讲出来有没有伤到人?如果没有,才可以说。父亲则说:「你不能从说中学到任何东西。」要我们多听少说,少说当然也就比较不容易闯祸。
孩子对长辈的礼貌,不论在什么社会部不可以忽略。父母问,不可以不答;父母叫,不可以不应。《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照。」这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礼貌,父母不可因溺爱而姑息养奸,应对进退的态度不佳将会阻碍孩子往后在职场上的升迁,也使他交不到好朋友,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养成好习惯。
这一世代孩子说话的庸俗,不知是否跟电视节目的低俗化有关系。我记得以前粗话(如三字经)是不可以出现在屏幕上的,如果有人讲了粗话,电视就会有「哔」一声,把他的粗话盖过去。父母都会告诉我们讲粗话是代表自己没有修养没有品味,反映出自己是个没读过书的粗人,所以骂人反骂己。
曾几何时,这些粗话已因电视不断报导立法委员打架,变成可以登上屏幕的语言,又因某些低俗的艺人,而变成表示亲密的口头禅了。因为大人自己讲话没分寸,小孩有样学样、变本加厉后,就出现Bubu老师所说的那种「要不然咧」、「你大便啦」、「你去死好了」、「你很烦」等等很不礼貌的说话方式了。他们完全不了解这种说话方式只反映出自己的粗俗,一点也不能伤害到对方。好像苏东坡笑佛印是粪时,苏小妹跟他说,他输了,因为他的话反映出他的眼光。佛印心中是佛,所以他看众生皆是佛;苏东坡心中是粪,所以他看众生皆是粪。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嘴里骂脏话,好像很爽,其实语言代表着心境,骂脏话的人,就像苏小妹说的,代表他自己的心是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