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幼小衔接“四大准备”,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花开有期,衔接有度。
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
能力的培养。
帮助小朋友积蓄力量。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以下幼小衔接“四大准备”。
01向往小学
初步了解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希望成为一名小学生,愿意为入学做准备。
02情绪良好
能经常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
03喜欢运动
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能连续参加体育活动半小时以上。
04动作协调
二、生活准备
01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有自觉洗手的习惯,有保护视力的意识。
02生活自理
能按需喝水、如厕、增减衣服;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初步的时间观念。
03安全防护
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遇到危险会求助。
04参与劳动
三、社会准备
01交往合作
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结交新朋友;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发生冲突时尝试协商解决;能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02诚实守规
能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知道要做诚实的人,说话算数。
03任务意识
理解老师的任务要求,能向家长清晰地转述并主动去做;能自觉、独立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
04热爱集体
愿意为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做事情;喜爱自己的班级和幼儿园;初步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01好奇好问
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乐于动手动脑。
02学习习惯
能专注地做事,能坚持做完一件事,遇到困难不放弃,乐于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
03学习兴趣
对大自然和身边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喜欢阅读,乐于和他人一起看书讲故事,对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愿意用数学的方法尝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04学习能力
在集体情境中能认真听并能听懂他人说话,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能较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能说出图画书的主要情节,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能识别上下、左右等方位;能认识并书写自己的名字;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数数、排序、简单的统计和测量等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01心理有准备
孩子刚上小学,肯定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家长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紧张,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们的幼小衔接。
02生活有条理
孩子在幼儿园时,一日的生活中各个环节都会有老师的帮忙,但是到了小学后,学习和生活都需要自己来完成。家长平时非常注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的生活有条理。
03交往有能力
“离开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小学最担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上小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上小学后,不像在幼儿园什么事可以找老师,与同伴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
04学习有品质
孩子天生就会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周末带着孩子走进公园,引导他观察动物、植物,鼓励他多问为什么,并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让他培养观察、探究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家长能够放平心态、不焦虑,用心陪伴孩子,相信孩子都能够顺顺利利地度过幼小衔接。
科学的幼小衔接,
深信每一个孩子,
-END-
感谢您的,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