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幼儿水痘传染高发期,已有幼儿园全班停课!(转给家长)
近期扬州晚报记者已从
目前已进入水痘高发期!
已发现水痘病例
江苏其他地区亦有水痘报道
▽来源:扬州晚报
疾控专家介绍,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水痘发病高峰期。
水痘病发前一两天到疱疹结痂,都有很强的传染性,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尽量少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患了水痘的人,通常会发烧,出现发痒的红疹,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疱,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燕玲医生介绍,目前,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者主要是对症处理,无特效治疗方法。
(1)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及控制手段就是接种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 。
●接种对象:12月龄以上的水痘易感者。已经感染过水痘的儿童不必再接种水痘疫苗。
●推荐2剂次水痘疫苗常规免疫程序:
首针接种在满12月龄起进行,建议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在第1剂次接种后间隔3个月及以上,可选择接种第2剂次。
(2)学校及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查工作,发现疑似水痘患者及时处理。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保持房间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
(5)流行高发季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减少患病机会,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6)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睡眠;补充营养,科学饮食,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由于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功能差,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再加上幼儿园是幼儿集中的场所,传染病很容易引起爆发。为了确保幼儿的健康,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1、严格执行晨检、午检、晚检与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晨检、午检、晚检与全日健康观察是做到传染病早发现的有效途径。通过检查了解幼儿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异常,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在园幼儿的健康。
2、严格执行通风制度
教室、午睡室、专用活动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幼儿、教职工聚集场所,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幼儿园有专人负责,每天对各班活动室、专用活动室等场所开窗通风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做好记录。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搞好卫生消毒是预防疾病、切断传播途径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幼儿接触的环境及使用的各类物品,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进行清洁、消毒,并认真做好记录。
4、严格执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幼儿园是幼儿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造成的。因此,严格执行幼儿因病缺课追查与登记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5、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幼儿园要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幼儿园内的发生与流行,园长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第一环节:入园关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幼儿每日入园,选择在户外活动场所里晨检,家长不得进入教室。发现疑似患儿,由保健医生对患儿采取相应措施;疑似病例必须到正规医院诊治,痊愈后隔离一周,返园时必须持正规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在保健医生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入园。
对晨检无异常的孩子,督促幼儿按正确的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方可进入活动区,以杜绝病菌的传播。
开窗通风是最常用、最简易、最经济、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法。通过空气的流动,自然净化,有效稀释室内有害气体或病菌的含量,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教师是班级卫生消毒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制度,认真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
坚持“做精、做细、做实”的工作原则,多措并举,严防各种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为幼儿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水痘是幼儿常见传染病,当你发现孩子患了水痘以后,请不要惊慌,这里介绍的家庭护理方法,仅供参考。
1
水痘的传染性比较强,患了水痘后一定要严密隔离,不能入园或上学,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
患儿一般伴有发热,要注意给孩子多饮水,进食有营养、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
3
对水痘患儿最主要的护理是皮肤护理,要给孩子剪平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引起水痘感染,患儿的床单、被罩等也要注意保持清洁。
发现患病的幼儿应立即隔离, 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
未患过水痘的幼儿应少去公共场所。接触患水痘的幼儿后;建议在家隔离观察3周。
病愈幼儿请持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注明:解除隔离)回园。
尊敬的家长,为确保您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相互配合、加强联系、科学预防,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