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正文

户籍人口20万人以下县超500个,多地推进人口小县大部制改革

近年来,山西、青海等地的多个人口小县推进机构整合。近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3年第二次会议,研究审议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人员转隶有关事宜。会议审议通过《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人员转隶方案》,并对人员

近年来,山西、青海等多地人口小县推进机构整合。

户籍人口20万人以下县超500个,多地推进人口小县大部制改革

近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3年第二次会议,研究审议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人员转职关系。

会议通过了《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人员转隶方案》,对人员流动作出了详细的要求和安排。

在玛多县之前,山西省推行相关改革已有年头,并成为其他省份的学习对象。

山西省人口15万以下的人口小县存在数量多、财政支持人员比例不平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2020年以来,山西前后两批6个试点县探索进行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大部制”,推进扁平化改革,试点县机构、编制、人员数量减少。

今年以来,内蒙古、湖南赴山西调研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经验。

这里的大背景之一是,我国县域中人口小的县很多。

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统计,2075个县域单位中,户籍人口在10万人至20万人之间的县有228个,10万人以下的县有206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有90个。

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康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区域发展与规划业务部高级工程师、处长洪辉的论文《县城人口流失:现状分析与治理重点》介绍,从2010年到2020年,

我国近七成县级行政单元常住人口减少,这些人口大多流向城市群、都市圈和沿海大城市。

从区域来看,我国人口外流县域分布广泛,但北方人口外流县域远远多于南方,人口流失率超过20%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人口小县“瘦身强身”,可以促进行政资源和人口分布的协调和配置,减轻财政负担。

以山西省河曲县为例,河曲县36个党政机关精简为22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定减少到659名。

例如,山西省石楼县县政府组成部门从26个精简为16个,据初步测算,改革后人员经费可减少2200多万元。

根据玛多县“人口小县”机关合并试点方案,机关合并后,玛多县党政机关将从25个精简为20个,事业单位将从31个调整为28个,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五大领域的执法队伍将从5个精简为1个。

“4人以下局”减少8个。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总体来看,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仍在持续,多数县域人口正在减少。

因此,人口小的县需要解决县域管理的效率和性能问题。

人口过少、机构过多,必然会降低行政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大部分机构改革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行政成本和财政负担,提高效率。

当然,县级行政区“瘦身强身”有多种方式,精简机构和编制是一种,二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即行政区整合来实现瘦身。

例如,新世纪以来,北上广,杭州、厦门等许多大城市相继整合了面积较小的市区。 在这个过程中,老城区、市中心的小面积“迷你区”被调整优化,不再是“迷你”。

但是,专家表示,与市区合并相比,县和县合并的复杂性、风险和阻力更大。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林拓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市区历史较短,区同质性强。

相比之下,县和县风俗差异很大,而且很多县的历史延续了几百年,县内文化认同很深。

我们认为县整合必须非常慎重,与整合县相比,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瘦身。 例如,大部分制度改革都可以实现部门与部门的整合,减少机构和人员编制数量,降低行政成本和财政负担。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认为,大城市本来很多市区面积就很小,而且区与区的边界可能是中心城区的道路,但距离较近,撤资后对当地居民影响不大。

但是,县和县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彼此距离很远。 而且,风俗和心情可能都不一样。 对并县的现实阻力需要充分估计。 比如两县合并,其中一个县落在镇上,人口集中下降,这个县的房子就会贬值。

这其中包括利润重构问题,非常复杂。

一方面,县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人口和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国防安全、民族、文化、战略地位等多方面的考虑。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明在媒体上撰文称,县的设置包含着长期的设置智慧和巨大的发展过程,不能只靠效率来分解县。

专家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与县合并相比,县内合并和优化机构的难度更低。

通过机构整合,达到瘦身强身健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