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数学教学过程一般包含活动导入环节、小组操作活动环节、集体小结环节。“评价”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且每个环节的评价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方式。今天,将就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各环节的评价及其方法做简略介绍。
小组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幼儿通过操作数学材料,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在操作过程中获得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小组操作活动中,幼儿对活动规则的理解、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将一览无遗地呈现在教师的面前,最便于教师对幼儿真实的数学能力以及发展水平作出判断,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依据。
小组活动过程中主要运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了解每个幼儿活动中的真实想法,发现幼儿独特的活动方式,对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诊断、鉴别,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
? 1.课堂观察
在幼儿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有重点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一方面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问题、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等进行判断和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对班级幼儿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收集典型的幼儿表现,为结束环节的集中评价作好准备。
课堂观察要重点幼儿不同的过程表现,如:“感知数量的不变性”的操作过程中,幼儿用了什么方式感知数量(目测还是点数)?目测到几?点数几次才确定?等等。这都反映出幼儿不同的数学能力。此外,还要幼儿操作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的发展情况,通过幼儿的行为表现,判断幼儿能否积极、专注地投入活动,遇到困难是坚持还是放弃,操作后是否有意识、按要求收拾材料等。
? 2.个别访谈
指导教师通过和幼儿的直接对话,获得有关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做法,了解幼儿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幼儿在同一活动中,操作的结果也许是一样的,但其发展水平却可能是不同的,需要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个别谈话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幼儿。如大班的“看一图列多式”活动中,有的幼儿有序地写出了6个分合式;有的幼儿也写出了6个不同分合式,但无序;有的虽然无序,但是能将相同数字的一对分合式写在一起。对于这样的表现,教师需要在询问幼儿的想法后,才能准确判断幼儿对数的分解及其规律的理解,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如在有序写出分合式的幼儿中,有的能说出自己如何有序地观察图片,找到规律后写出的分合式,教师对这类幼儿的评价是:“能注意发现和运用规律进行数的分解和记录。”有的幼儿只是回答“这样记录好看”“就是应该这样记”,教师就不能简单地根据记录结果对幼儿作出“能有规律地进行分解”的评判。
对于把相同数字的一对分合式记在一起的幼儿,教师可以问问:“你为什么把这两组分法记在一起?”以了解他们是不是真的意识到交换的规律,能否熟练地运用交换的规律来进行数的分合。对无序记录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想法。
对于能边看图边记录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分解的顺序及交换规律;对于随意记的幼儿,要引导他们学习观察小图上图形的颜色、大小、形状 特征后再进行分解记录。访谈时要注意:教师要把握好谈话的时机,提问不能打扰幼儿的操作和思维。
不要随意对幼儿的表达作出评价,要保证幼儿愿意、敢于表达真实想法,以便教师能作出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价。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个别操作过程中的观察、追问,发现、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水平,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有效指导,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