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综合 > 大班教育 > 正文

数学领域|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一)

数学领域|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一)收录于话题近年来,幼儿园数学衔接教育中的“小学化”教育问题突出,学习难度过高、学习模式超前,违背了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初衷。幼儿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内容、教育方向具有较大

数学领域|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一)

收录于话题

数学领域|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一)

近年来,幼儿园数学衔接教育中的“小学化”教育问题突出,学习难度过高、学习模式超前,违背了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初衷。

幼儿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内容、教育方向具有较大偏差,双方在教育定位上具有极大的差别。这需要教师科学展开衔接工作,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大班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打造充满趣味性、游戏化的数学活动能更好地激活幼儿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思考方式,确保衔接工作的科学性。

那么,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有哪些好的策略呢?

01数学知识具象化,丰富幼儿认知

大班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对事物认知存在“具象化”的特点,单纯地依靠语言讲解、图像展示无法达成理想中的教育目标。

在数学活动构建时,教师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眼前,从而丰富其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让衔接工作更具合理性。

如在培养幼儿“统计概念”时,教师可借助“积木块”构建活动。在幼儿选择不同的游戏项目时,教师可在桌子上摆放不同的游戏项目名称,并为幼儿发放拼插类积木,引导其用积木块投票,在选择的游戏项目前摆放积木块,随着积木块的罗列,一幅“条形统计图”也随之诞生,让幼儿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与特征,实现数学活动的教育目标。

在培养幼儿“找规律”能力时,教师可借助不同颜色的雪花片构建活动。如:选择两种颜色的雪花片并将其有规律地摆放,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材料继续摆放,通过色块及数量上的变化初步发展幼儿“找规律”能力。在学习“比较”时,教师可借助幼儿的人数、身高构建活动。如:将幼儿分成两组,引导其点数各个小组人数并说出“x 组比 x 组人多或人少”;教师还可引导幼儿两人一组,比较身高高矮,通过直观观察让幼儿说说“谁比谁高”或“谁比谁矮”。

这种方法既能让数学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幼儿眼前,夯实幼儿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又能达成衔接教育目标,强化幼儿数学素养。

02数学知识游戏化,玩中学、做中学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控制获取丰富且有效的学习经验。

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和发展。

教师可将区域游戏与数学活动巧妙相融,打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模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将数学知识游戏化,让其从更多角度感知数学魅力。

建构区游戏以结构性材料为主,鼓励幼儿通过拼搭设计各种各样的造型,教师可借助积木活动特性向其渗透有关“空间几何”的知识。

如:为幼儿出示积木造型,鼓励其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造型并运用积木将其拼接出来,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强化其对空间几何的感知力。美工区活动以艺术活动为主,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

教师可在区域中开展“剪纸”活动,带领幼儿学习折纸方法,了解“四折、五折、六折、八折”的方法,并结合剪纸图样对其渗透“对称”与“平均分”的数学知识,以平面图形为教育抓手,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游戏活动之中。

益智区活动以开发幼儿思维逻辑为主,教师可为幼儿投放活动道具“七巧板”,引导其运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卡通人物,同时还可向幼儿讲解简单的图形结构知识。

如:“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重合拼接,可以组合成正方形”,在操作与拼接中向幼儿渗透平面数学知识。教师还可投放游戏材料“二项式”,引导幼儿观察盒子外的颜色及图形,引导其将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积木块对应地摆放在盒子内,将“平面图形”与“几何空间”融合,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实现“由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转化,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

03数学教学实用性,学会运用知识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生活。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幼儿掌握数量关系,更是要让其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要注重“实用性”活动的构建,向幼儿讲解数字在不同环境、场景中的含义及正确应用方式,丰富幼儿数学经验,强化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每日餐吃水果环节中,教师可将每桌水果均分并鼓励幼儿自主分水果。如:每桌有五名幼儿,教师便可在盘子内放“5 的倍数”水果,鼓励幼儿均分水果,既能让其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还能初步感受“除法”知识。

除此之外,在每日用餐环节时,教师还可引导幼儿清点班级人数,协助教师清点餐盘、筷子、勺子,发展幼儿点数能力及统计数据意识;说说少了几套餐具或多了几套餐具,感知有关“加减法”的数学知识,学会在生活环节中应用数学知识。在了解数字含义时,教师可结合实际场景向幼儿讲解数字在不同场景下的含义。

在学习电话号码时可告知幼儿“电话号码由 11 个数字组成”“每个地区的区号包含 4 位数字”;带领幼儿观察室内温度计,让其知道数字在温度计上表示的是气温高低;观察电子时钟上的数字,了解数字在时钟上表示的是时间等。

挖掘身边常见的数学知识,能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了解数字,懂得数字在不同情境、环境中的作用及意义,同时也能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本文来源:林剑贞.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侵删)